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4页 |
1.1.1 船舶生活污水定义、特性与危害 | 第11-12页 |
1.1.2 船舶生活污水的国内外相关法规 | 第12页 |
1.1.3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14页 |
1.2 膜分离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 | 第14-17页 |
1.2.1 膜分离技术简介及特点 | 第14-15页 |
1.2.2 膜生物反应器简介 | 第15页 |
1.2.3 膜生物反应器特点 | 第15-17页 |
1.3 膜生物反应器在船舶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3.1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国内外现状 | 第17页 |
1.3.2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船舶生污水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1.4 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控制技术与强化除磷技术 | 第18-25页 |
1.4.1 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控制技术 | 第18-22页 |
1.4.2 强化膜生物反应器除磷技术 | 第22-25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7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4页 |
2.1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27-29页 |
2.1.1 试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27-29页 |
2.1.2 试验操作条件 | 第29页 |
2.2 接种污泥、试验用水及试验试剂 | 第29-30页 |
2.2.1 接种污泥 | 第29页 |
2.2.2 试验用水 | 第29-30页 |
2.2.3 试验试剂 | 第30页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2.3.1 常规水质检测指标 | 第30页 |
2.3.2 EPS和SMP的提取与分析 | 第30-31页 |
2.3.3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SEM) | 第31-32页 |
2.3.4 能谱仪分析(EDS) | 第32页 |
2.3.5 总有机碳(TOC) | 第32页 |
2.3.6 污泥絮体表面电荷 | 第32-33页 |
2.3.7 活性污泥絮体平均粒径 | 第33-34页 |
第3章 MCBR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效能研究 | 第34-55页 |
3.1 MBR的除污染效能 | 第34-39页 |
3.1.1 MBR对CODCr的去除特性 | 第34-35页 |
3.1.2 MBR对NH_3-N的去除特性 | 第35-36页 |
3.1.3 MBR对TN的去除特性 | 第36-37页 |
3.1.4 MBR对TP的去除特性 | 第37-38页 |
3.1.5 MBR对浊度的去除特性 | 第38-39页 |
3.2 混凝试验 | 第39-44页 |
3.2.1 混凝剂的确定 | 第39-40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3.3 MCBR的试验装置与运行条件 | 第44-45页 |
3.4 MCBR的除污染效能 | 第45-53页 |
3.4.1 MCBR对COD_(Cr)的去除特性 | 第45-47页 |
3.4.2 MCBR对NH_3-N的去除特性 | 第47-49页 |
3.4.3 MCBR对TN的去除特性 | 第49-50页 |
3.4.4 MCBR对TP的去除特性 | 第50-52页 |
3.4.5 MCBR对浊度的去除特性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MCBR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膜污染机理研究 | 第55-68页 |
4.1 PAC投加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55-60页 |
4.1.1 PAC投加对TMP的影响 | 第55-57页 |
4.1.2 PAC投加对膜污染层阻力分布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3 PAC投加对污染物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 PAC投加对活性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60-63页 |
4.2.1 PAC投加对MLSS浓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2 PAC投加对pH的影响 | 第61页 |
4.2.3 PAC投加对SVI值的影响 | 第61-63页 |
4.3 PAC投加减缓膜污染机理分析 | 第63-66页 |
4.3.1 污泥混合液中SMP的变化 | 第63-64页 |
4.3.2 污泥混合液中EPS的变化 | 第64-65页 |
4.3.3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析 | 第65-66页 |
4.3.4 Zeta电位分析 | 第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