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气体循环条件下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吸附态苯、甲苯、苯乙烯及其混合物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第10-11页
    1.2 VOCs 末端控制技术第11-14页
        1.2.1 回收型技术第11-12页
        1.2.2 消除型技术第12-14页
    1.3 低温等离子体法第14-19页
        1.3.1 等离子体技术第14-16页
        1.3.2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技术第16-19页
    1.4 等离子体联合催化技术第19-21页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1.5.1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第21-22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分析评价方法第23-29页
    2.1 三种 VOCs 的选择第23-24页
    2.2 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及仪器第24页
    2.3 实验系统第24-29页
        2.3.1 实验装置及流程第24-26页
        2.3.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26-27页
        2.3.3 分析方法第27页
        2.3.4 性能评价指标第27-29页
3 单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气态苯、甲苯、苯乙烯、苯/甲苯、苯/苯乙烯第29-35页
    3.1 苯、甲苯、苯乙烯降解特性第29-31页
        3.1.1 输入电压的影响第29-30页
        3.1.2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0页
        3.1.3 尾气 FT-IR 分析第30-31页
    3.2 苯/甲苯、苯/苯乙烯降解特性第31-34页
        3.2.1 输入电压的影响第31-32页
        3.2.2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2-33页
        3.2.3 尾气 FT-IR 分析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吸附存储-气体循环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吸附态苯、甲苯、苯乙烯、苯/甲苯、苯/苯乙烯第35-53页
    4.1 苯、甲苯、苯乙烯降解特性第35-43页
        4.1.1 吸附存储量的影响第35-36页
        4.1.2 氧化背景气的影响第36-38页
        4.1.3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第38-39页
        4.1.4 尾气 FT-IR 分析第39-40页
        4.1.5 副产物 O3、N2O第40-43页
    4.2 苯/甲苯、苯/苯乙烯降解特性第43-49页
        4.2.1 吸附存储量的影响第43-44页
        4.2.2 氧化背景气的影响第44-45页
        4.2.3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第45-46页
        4.2.4 尾气 FT-IR 分析第46-47页
        4.2.5 副产物 O3、N2O第47-49页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第49-51页
        4.3.1 催化剂 BET 表征结果第49-50页
        4.3.2 催化剂 SEM 表征结果第50页
        4.3.3 催化剂 XRD 表征结果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3-56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建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隧道内气流分布特征及排热模式研究
下一篇:四环素抗性基因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产生与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