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1 绪论第17-39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7-21页
     ·选题背景第17-19页
     ·研究意义第19-21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1-31页
     ·西方公债效应理论第21-25页
     ·中国债务理论第25-31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31-35页
     ·政府与地方政府第31-32页
     ·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第32-34页
     ·财政风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34-3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5-37页
     ·研究内容第35-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37-39页
     ·可能的创新第37页
     ·研究中的不足第37-39页
2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9-47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9-41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9-40页
     ·地方政府债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第40-41页
   ·激励理论第41-43页
     ·激励理论的主要种类第41-43页
     ·激励理论揭示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第43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43-47页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第44页
     ·财政制度变迁第44-45页
     ·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的调整第45-47页
3 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第47-69页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第47-58页
     ·我国目前的财权制度研究第47-49页
     ·我国目前的事权制度研究第49-52页
     ·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第52-57页
     ·地方财政对公共产品保障水平的不足第57-58页
   ·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第58-62页
     ·政绩考核与升迁机制的缺陷第58-60页
     ·地方官员寻租创租空间巨大第60-61页
     ·地区之间的恶性经济竞争第61-62页
   ·地方政府收支存在问题第62-69页
     ·地方政府收入问题第62-65页
     ·地方政府支出问题第65-67页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问题第67-69页
4 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状况第69-91页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第69-74页
     ·债务规模巨大第69-70页
     ·城市建设类债务比重较大第70-71页
     ·贷款期限较长且偿债率较高第71-72页
     ·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不健全第72-73页
     ·负债日益隐性化且管理混乱第73-74页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第74-91页
     ·债务的类型第74-79页
     ·地方债务的规模第79-81页
     ·债务的构成第81-85页
     ·债务资金的筹集方式第85-88页
     ·债务资金的主要用途第88-91页
5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经济运行的主要影响第91-101页
   ·对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影响第91-93页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改变了经济总量第91-92页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改变了经济结构第92-93页
   ·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第93-95页
     ·作为居民的投资新途径影响初次分配第93-94页
     ·作为政府的重要融资方式影响再分配第94-95页
   ·对投资的影响第95-101页
     ·对投资总量的影响第96-98页
     ·对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的影响第98-101页
6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国家信用体系的影响第101-108页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政府信用的影响第101-104页
     ·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影响政府公信力第101-102页
     ·地方政府偿债不及时影响政府形象第102-103页
     ·地方政府举债关系到国家声誉和国际地位第103-104页
   ·地方债务扩张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第104-106页
     ·地方债务扩张增加银行回收贷款风险第105页
     ·地方债务扩张增加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第105-106页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第106-108页
7 规范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第108-139页
   ·扩大地方政府财源建设第108-114页
     ·充分利用预算外资金第108-109页
     ·盘活国有资产第109页
     ·发行准地方债券第109-111页
     ·经营城市资产第111-112页
     ·项目融资第112-113页
     ·产业投资基金第113-114页
   ·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权分配体制第114-119页
     ·合理划分事权范围第114-115页
     ·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第115-116页
     ·合理配置税种并健全地方税收体系第116-117页
     ·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117-118页
     ·提高财税队伍素质第118页
     ·建立偿债基金第118-119页
   ·加大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监督力度第119-128页
     ·进一步建设完善政府机构职能第119-122页
     ·政府严格控制地方债存续的各环节第122-126页
     ·建立全面完善的监督网络第126-128页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机制第128-133页
     ·建立地方债务信息系统第128页
     ·从需求和供给两种途径控制地方债务风险第128-129页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第129-130页
     ·建立地方政府资信评估制度第130-132页
     ·建立私人债券保险制度第132-133页
     ·设立偿债准备金制度第133页
   ·严格政府官员考核标准第133-139页
     ·实施新的干部任用制度第134-135页
     ·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相结合第135页
     ·内部考核和外部评议相结合第135-136页
     ·提升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第136页
     ·不断改进工作激励机制第136-137页
     ·强化官员腐败的事后惩罚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5页
后记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下一篇:物流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