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6页
1 导论第16-3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9页
     ·研究背景第16-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9-27页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第19-22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第22-27页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第27-29页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7-28页
     ·研究结构第28-29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9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9-32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第30-31页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第31-32页
   ·需要说明的问题第32-36页
     ·传统农村家庭养老第32-33页
     ·农村社会养老第33-34页
     ·"老农保"与"新农保"第34-35页
     ·本文的农村人口界定第35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第35-36页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政府责任与财政行为第36-47页
   ·农村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第36-39页
     ·福利经济学派关于社会保障的论述第36-37页
     ·收入再分配理论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论述第37页
     ·政府父爱主义理论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论述第37-38页
     ·公共产品理论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论述第38-39页
     ·贝弗里奇报告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论述第39页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与财政行为第39-47页
     ·政府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责任界定第39-43页
     ·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第43-44页
     ·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财政责任第44-47页
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分析第47-81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沿革第47-49页
     ·第一个阶段:探索阶段(1986-1990)第47页
     ·第二个阶段:试点阶段(1991-1992年)第47-48页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1992年12月至1995年)第48页
     ·第四个阶段:分类推进、管理阶段(1995-1999年)第48页
     ·第五个阶段:整顿阶段(1999年至今——)第48-49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第49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第49-81页
     ·立足于国情的"老农保"第50-66页
     ·"新农保"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第66-81页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第81-97页
   ·典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第81-92页
     ·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背景第81-84页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第84-89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法可依政策环境第89-90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第90-92页
   ·典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共同特征第92-95页
     ·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担当责任主角第92页
     ·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滞后于城镇第92页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性不强第92-94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财政监督必不可少第94-95页
   ·典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经验启示和借鉴第95-97页
     ·政府财政要大力参与和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第95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过程的渐进性第95页
     ·完善的立法保障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第95-96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基本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96页
     ·不同利益主体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角色不同第96页
     ·建立全国性的普惠制国民年金制度第96-97页
5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设计第97-119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框架的设计原则第97-107页
     ·普惠制与选择性相结合第97-99页
     ·弹性和包容性第99-103页
     ·农村基本保障的非均衡性和地区差别第103-105页
     ·制度的统一性和可衔接性第105-106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106-107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第107-108页
     ·长期目标(总体目标)第107-108页
     ·中期目标第108页
     ·短期目标第108页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短期安排第108-113页
     ·个人账户的建立第108-109页
     ·确定农民个人的缴费率第109-110页
     ·养老金待遇给付第110-111页
     ·基金管理和基金监督第111-112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制建设第112-113页
     ·相关制度衔接第113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步骤及各步骤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3-119页
     ·第一阶段及关键问题第113-115页
     ·第二阶段及关键问题第115-116页
     ·第三阶段及关键问题第116-119页
6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分析第119-150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主体分析第119-142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模式第119-121页
     ·完全积累制的精算模型第121-123页
     ·农民缴费(参保)意愿分析第123-124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精算模型的参数选择——实证分析第124-129页
     ·确定养老保险金给付下个人养老保险精算平衡分析第129-139页
     ·确定缴费率下个人精算平衡分析第139-142页
   ·集体经济负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成本意愿和经济能力分析第142页
   ·财政补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成本意愿和经济能力分析第142-150页
     ·政府对新农保财政补贴数额的测算与分析(分析2009年的)第142-146页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能力预测与分析第146-150页
7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第150-173页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力度第150-155页
     ·农村养老保险成本第150-154页
     ·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第154-155页
   ·重新界定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第155-158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参与的责任界定第155-156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府财政责任界定第156-158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第158-168页
     ·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级政府间财政责任构建第158-160页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财政支持第160-163页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财政管理第163-164页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与财政第164-165页
     ·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预算保证第165-166页
     ·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监督作用第166-167页
     ·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危机理念第167-168页
   ·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其他配套措施第168-173页
     ·建立与城市可以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第168-169页
     ·改革与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第169-170页
     ·强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第170-171页
     ·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171-17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73-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4页
后记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