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内卷化”理论的中国公共组织变革的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分析第14-27页
    2.1 文献综述第14-16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 公共组织内涵与特征第16-21页
        2.2.1 公共组织的定义第16页
        2.2.2 制约公共组织效率因素第16-18页
        2.2.3 公共组织结构的变化第18-21页
    2.3 内卷化概念与理论第21-23页
        2.3.1 概念基本含义第21-22页
        2.3.2 去内卷化的现有研究状况第22-23页
    2.4 公共组织变革第23-27页
        2.4.1 公共组织变革内涵第23页
        2.4.2 我国公共组织变革的现状第23-24页
        2.4.3 公共组织变革的经验第24-27页
第三章 中国公共组织内卷化问题存在的现状第27-33页
    3.1 公共组织的内在逻辑悖论第27-29页
        3.1.1 体制内的自我膨胀第27页
        3.1.2 实行官僚主义体制第27-28页
        3.1.3 内在利益至上第28页
        3.1.4 既得利益集团抵制变革第28-29页
    3.2 公共组织面临的外部挑战第29-31页
        3.2.1 全球化问题第29页
        3.2.2 科学技术革命第29-30页
        3.2.3 公共危机事件不断第30页
        3.2.4 腐败引起公共组织公信力降低第30-31页
    3.3 以往变革中存在的内卷化问题第31-33页
        3.3.1 变革方式单一导致内卷化第31页
        3.3.2 变革定位不准确导致内卷化第31-32页
        3.3.3 社会参与率低导致内卷化第32-33页
第四章 中国公共组织变革基本原则—坚持去内卷化的原则第33-53页
    4.1 形成内卷化现象的变革阻力分析第33-39页
        4.1.1 公共组织变革阻力来源第33-36页
        4.1.2 阻力的克服——去内卷化的方式第36-39页
    4.2 变革的建议与对策第39-41页
        4.2.1 变革的定位第39-40页
        4.2.2 有效变革的途径第40-41页
    4.3 公共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与内卷化现象第41-47页
        4.3.1 传统公共组织结构导致内卷化第41-44页
        4.3.2 新型的公共组织结构与内卷化现象之间的关系第44-47页
    4.4 优化结构的基本思路:坚持去内卷化的原则第47-48页
        4.4.1 以现实为出发点第47-48页
        4.4.2 以历史经验为借鉴第48页
        4.4.3 以整体趋势为导向第48页
    4.5 公共组织设计的内容与原则第48-51页
        4.5.1 公共组织设计内容第48-49页
        4.5.2 公共组织设计原则第49-51页
    4.6 公共组织设计的程序第51-53页
        4.6.1 确定组织目标第51-52页
        4.6.2 确定组织结构第52页
        4.6.3 明确职责权限第52页
        4.6.4 制定组织规范第52-53页
第五章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探索公共组织变革经验第53-61页
    5.1 滨海新区区域概况及发展史第53-56页
        5.1.1 区域概况第53-54页
        5.1.2 改革发展历程第54-56页
    5.2 新区以往发展中的“内卷化”现象及产生原因第56-57页
        5.2.1 “内卷化”现象的产生第56页
        5.2.2 原因分析第56-57页
    5.3 变革路径第57-61页
        5.3.1 顶层设计第57-58页
        5.3.2 体制创新第58-59页
        5.3.3 整体推动第59页
        5.3.4 扁平化与大部门体制发展第59页
        5.3.5 完善监督机制第59-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结论第61页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务微博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下一篇: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