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论文--电力系统的计算论文

10kV配电网极限线损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2页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1.3 配电网线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4 配网线损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配电网线损计算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第21-33页
    2.1 线损的定义及分类第21-23页
        2.1.1 线损的定义第21-22页
        2.1.2 线损的分类第22-23页
    2.2 传统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第23-27页
        2.2.1 均方根电流法第23-24页
        2.2.2 平均电流法第24-25页
        2.2.3 最大负荷损失小时法第25-26页
        2.2.4 等值电阻法第26-27页
    2.3 配电网线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27-32页
        2.3.1 配电线路平均长度第27-29页
        2.3.2 配电变压器平均负载率及其分布特性第29-30页
        2.3.3 配电网供电量第30页
        2.3.4 无功补偿第30-31页
        2.3.5 高损配变台数第31页
        2.3.6 配电网线损影响因素总结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10 千伏配电网极限损耗的计算第33-51页
    3.1 变压器极限损耗第33-39页
        3.1.1 变压器月负荷曲线形状系数极值的确定第33-38页
        3.1.2 变压器损耗极值的求解第38页
        3.1.3 配电变压器极限可变损耗计算方法评价第38-39页
    3.2 线路各分段线路上极限损耗第39-45页
        3.2.1 馈线中各分段线路平均电流的确定第40页
        3.2.2 变压器自身损耗对线路负荷曲线的影响第40-41页
        3.2.3 馈线中各分段线路形状系数的确定第41-45页
        3.2.4 线路损耗的求解第45页
    3.3 案例分析第45-48页
    3.4 配电网极限损耗计算方法的评价第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1页
第四章 出口最大负荷约束下线路极限损耗的求取第51-59页
    4.1 约束下线路各支线极限负荷曲线的拟合第51-54页
    4.2 馈线各节点处负荷曲线迭代步骤第54-55页
    4.3 案例分析第55-57页
    4.4 约束下线路极限可变损耗计算方法评价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10 千伏配电网极限线损案例分析第59-77页
    5.1 2012 年 10 月份海 F05 馈线极限损耗计算第59-64页
        5.1.1 变压器损耗的求取第60-61页
        5.1.2 馈线损耗的求取第61-64页
        5.1.3 馈线线损率第64页
    5.2 2012 年 5 月份梅 F25 馈线极限损耗计算第64-70页
        5.2.1 变压器损耗的求取第66-67页
        5.2.2 馈线损耗的求取第67-69页
        5.2.3 馈线线损率第69-70页
    5.3 110 千伏变电站下 10 千伏配电网极限线损案例第70-72页
    5.4 10 千伏配电网线损计算第72-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件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信息流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模型与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