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基于能量变分原理的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解析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0页
特定名词解释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剪力滞的基本概念第12-14页
        1.2.1 剪力滞的产生机理第12-13页
        1.2.2 剪力滞衡量指标Ⅰ—剪力滞系数第13页
        1.2.3 剪力滞衡量指标Ⅱ—有效分布宽度第13-14页
    1.3 国内外剪滞理论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1 解析理论第14-17页
        1.3.2 数值解法第17-19页
        1.3.3 模型试验第19-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等截面单室箱梁剪滞分析的能量变分法第22-50页
    2.1 单室梯形箱梁剪滞分析的三翘曲位移函数法第22-42页
        2.1.1 基本假定第22-23页
        2.1.2 控制微分方程组的建立第23-25页
        2.1.3 控制微分方程组的求解第25-29页
        2.1.4 等截面梯形箱梁剪滞效应的求解第29-34页
        2.1.5 数值算例分析第34-42页
    2.2 特殊情形—单室矩形箱梁剪滞效应的解析解第42-47页
        2.2.1 控制微分方程组的简化及求解第42-43页
        2.2.2 矩形截面简支梁的剪力滞计算公式第43-46页
        2.2.3 矩形截面悬臂梁的剪力滞计算公式第46-47页
    2.3 翼板有效宽度比第47-49页
        2.3.1 理论计算公式第47-48页
        2.3.2 算例分析第48-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3 等截面单室箱梁剪滞效应影响参数分析第50-97页
    3.1 荷载形式影响分析第50-56页
        3.1.1 荷载形式影响的简支梁剪力滞第50-54页
        3.1.2 荷载形式影响的悬臂梁剪力滞第54-56页
    3.2 宽跨比影响分析第56-70页
        3.2.1 宽跨比影响的简支梁剪力滞第56-65页
        3.2.2 宽跨比影响的悬臂梁剪力滞第65-70页
    3.3 宽高比影响分析第70-78页
        3.3.1 宽高比影响的简支梁剪力滞第70-75页
        3.3.2 宽高比影响的悬臂梁剪力滞第75-78页
    3.4 腹板横向位置影响分析第78-87页
        3.4.1 腹板横向位置影响的简支梁剪力滞第79-84页
        3.4.2 腹板横向位置影响的悬臂梁剪力滞第84-87页
    3.5 腹板斜度影响分析第87-95页
        3.5.1 腹板斜度影响的简支梁剪力滞第87-92页
        3.5.2 腹板斜度影响的悬臂梁剪力滞第92-95页
    3.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4 变截面单室箱梁剪滞分析的有限段法第97-111页
    4.1 剪滞分析的有限段法第97-105页
        4.1.1 有限段法的优点第97页
        4.1.2 梁段单元的位移模式第97-100页
        4.1.3 梁段单元的广义力第100-102页
        4.1.4 梁段单元刚度矩阵第102页
        4.1.5 梁段单元结点荷载列阵第102-104页
        4.1.6 几何边界条件第104页
        4.1.7 梁段单元截面正应力第104页
        4.1.8 剪滞分析程序设计第104-105页
    4.2 数值算例验证及分析第105-109页
        4.2.1 简支梁算例第105-106页
        4.2.2 变截面连续梁算例第106-109页
    4.3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5 多室薄壁箱梁剪滞分析的能量变分法第111-124页
    5.1 多室箱梁剪滞分析的多翘曲位移函数法第111-118页
        5.1.1 基本假定第111-112页
        5.1.2 控制微分方程组的建立第112-114页
        5.1.3 控制微分方程组的求解第114-116页
        5.1.4 典型结构形式剪滞效应的求解第116-118页
    5.2 数值算例分析第118-123页
        5.2.1 算例1—单箱双室箱梁第118-120页
        5.2.2 算例2—单箱三室箱梁第120-123页
    5.3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4-126页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24-125页
    6.2 展望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宜万铁路运营期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智能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