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一、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相关研究 | 第10页 |
二、 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三、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有效性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设计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内涵 | 第15-19页 |
第一节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高校新教师 | 第15页 |
二、 岗前培训 | 第15-16页 |
三、 培训的有效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有效培训的特征 | 第17-19页 |
一、 学习有效 | 第17页 |
二、 教学有效 | 第17页 |
三、 过程有效 | 第17-18页 |
四、 管理有效 | 第18页 |
五、 结果有效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江西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47页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1-25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21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21-22页 |
三、 调查内容及方法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江西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有效性分析 | 第25-44页 |
一、 岗前培训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25-26页 |
二、 影响岗前培训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第26-42页 |
三、 岗前培训有效性各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江西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有益经验 | 第44-47页 |
一、 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重视 | 第44页 |
二、 专项经费保障 | 第44-45页 |
三、 健全的岗前培训制度 | 第45页 |
四、 高素质的培训教师 | 第45-46页 |
五、 课程设置符合新教师需要 | 第46页 |
六、 新教师积极参与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提高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第一节 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 第47页 |
第二节 提高岗前培训有效性的举措 | 第47-52页 |
第三节 重视培训活动的评价,促进新教师发展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一:关于江西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二:主讲教师版——江西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三:新教师版——江西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有效性的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附录四:关于实施“教师发展计划”(2013)新进教师素质培养项目的通知 | 第61-65页 |
附录五:2013 年江西省高校教师第一批岗前培训集中授课的通知 | 第65-69页 |
附录六:培训报到须知 | 第69-70页 |
附录七:江西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高校教师培训管理暂行规定 | 第70-72页 |
附录八:江西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培训教师住宿管理办 法(试行) | 第72-74页 |
附录九:江西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培训人员用餐管理制度 | 第74-75页 |
附录十:江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培训班新教师考核鉴定表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