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私营企业论文

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融资风险管理研究--以S企业为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2.1 关于PPP内涵的研究第14-16页
        1.2.2 关于PPP应用对象的研究第16-18页
        1.2.3 关于PPP项目融资的研究第18-21页
        1.2.4 关于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第21-24页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4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24-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研究方法第25页
        1.3.3 研究的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章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现状第26-35页
    2.1 PPP模式在污水处理项目中应用的总体情况第26-27页
    2.2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运作模式第27-30页
        2.2.1 公有私营模式第27-28页
        2.2.2 私有私营模式第28-29页
        2.2.3 不同PPP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9-30页
    2.3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渠道与方式第30-33页
        2.3.1 融资渠道与方式第30-32页
        2.3.2 不同融资渠道与方式的比较第32-33页
    2.4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特点第33-35页
        2.4.1 融资渠道有限且使用方式单一第33页
        2.4.2 内源融资对项目支持有限第33-35页
        2.4.3 债务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第35页
第三章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风险识别及评价第35-41页
    3.1 融资风险识别第35-37页
        3.1.1 融资风险的表现第35-36页
        3.1.2 融资风险识别的方法与选择第36-37页
    3.2 融资风险评价第37-41页
        3.2.1 融资风险评价方法及选择第37-38页
        3.2.2 融资风险评价原则及评价体系构建第38-41页
第四章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风险管理第41-45页
    4.1 融资风险管理原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融资风险管理原则第41页
        4.1.2 融资风险管理方法第41-43页
    4.2 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风险管理措施第43-45页
        4.2.1 融资风险事前防范第43-44页
        4.2.2 融资风险事中防范第44页
        4.2.3 融资风险事后防范第44-45页
第五章 案例研究:基于S企业参与PPP污水处理项目的实践第45-59页
    5.1 S企业公司简介第45-46页
    5.2 S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基本概况第46-47页
    5.3 S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融资方式第47-49页
        5.3.1 信用贷款第47-48页
        5.3.2 政策性贷款第48页
        5.3.3 股权融资第48页
        5.3.4 债券融资第48-49页
    5.4 S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识别第49页
    5.5 S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评价第49-53页
        5.5.1 风险矩阵法简介第49-51页
        5.5.2 风险矩阵法评估融资风险第51-53页
        5.5.3 融资风险评估结论第53页
    5.6 S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融资风险管理第53-56页
        5.6.1 融资风险事前管理第54-55页
        5.6.2 融资风险事中管理第55页
        5.6.3 融资风险事后管理第55-56页
    5.7 S企业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第56-58页
        5.7.1 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第56-57页
        5.7.2 改进建议第57-58页
    5.8 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生银行X分行基层员工满意度测评研究
下一篇:农行F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