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一、绪论 | 第11-22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 第11-12页 |
2、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是探寻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力助手 | 第12页 |
3、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夯实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最重要的基础阵地 | 第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2、国外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3、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三) 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 第20页 |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 第20-21页 |
3、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 第21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选题角度创新 | 第21页 |
2、对策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二、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概述 | 第22-32页 |
(一) 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相关概念解读 | 第22-23页 |
1、宿舍文化与寝室文化的概念辨析 | 第22页 |
2、宿舍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逻辑关系 | 第22页 |
3、研究生宿舍文化的概念解析 | 第22-23页 |
(二) 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 第23-32页 |
1、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的主要构成 | 第23-26页 |
2、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的突出特点 | 第26-27页 |
3、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的主要功能 | 第27-32页 |
三、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因子分析 | 第32-49页 |
(一) 调研及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二) 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成绩 | 第33-36页 |
1、研究生宿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住宿安排趋于人性化 | 第33-34页 |
2、研究生宿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遵守自觉性较高 | 第34-35页 |
3、研究生宿舍成员行为习惯文明健康,积极参与社区文体活动 | 第35页 |
4、研究生宿舍精神面貌整体积极向上,归属感较强 | 第35-36页 |
(三) 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2页 |
1、对研究生宿舍文化的重视不足,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 | 第36-37页 |
2、就业困难和婚恋状况引发研究生群体性焦虑 | 第37-38页 |
3、网络文化的冲击与挑战,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 | 第38-39页 |
4、部分活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 第39-40页 |
5、宿舍学术交流过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 第40-41页 |
6、忽视宿舍园区文化建设,研究生缺失整体性 | 第41-42页 |
7、研究生党团建设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建设 | 第42页 |
(四) 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9页 |
1、宏观环境的影响 | 第42-45页 |
2、个体特征的影响 | 第45-46页 |
3、学校因素的影响 | 第46-49页 |
四、新时期研究生宿舍文化构建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49-54页 |
(一)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的构建目标 | 第49-51页 |
1、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 | 第49-50页 |
2、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构建浓厚的学术文化 | 第50页 |
3、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高水平的行为文化 | 第50-51页 |
(二)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51-54页 |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研究生“亚文化”共存 | 第52页 |
2、坚持高校统筹协调与研究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52-53页 |
3、坚持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 | 第53-54页 |
五、研究生宿舍文化“四大联动机制”的构建对策 | 第54-64页 |
(一) 构建高校研究生党建与团建的联动机制 | 第54-56页 |
1、积极探索研究生宿舍区党组织设置方式 | 第54-55页 |
2、整合党团组织资源,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网络 | 第55-56页 |
(二) 构建高校后勤保障部门与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 | 第56-58页 |
1、研究生生活社区化管理,发展社区文化 | 第56-57页 |
2、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宿舍区网络文化建设 | 第57-58页 |
(三) 构建高校教师引导与研究生自主管理的联动机制 | 第58-61页 |
1、教师引导 | 第58-60页 |
2、自主管理 | 第60-61页 |
(四) 构建高校研究生会与宿舍区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 | 第61-64页 |
1、营造学术化社区氛围 | 第61-62页 |
2、宿舍区文体活动精品化 | 第62页 |
3、宿舍区研究生社区的“志愿者精神”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