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高速双层动车组车体强度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列车车体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列车车体发展第11-12页
        1.2.2 列车车体结构研究现状第12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2 双层动车组车体模型建立第14-25页
    2.1 双层客车简述第14-15页
    2.2 双层客车车体结构组成概述第15-18页
    2.3 有限元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步骤第18-20页
    2.4 有限元建模原则第20-21页
    2.5 车体模型的简化第21页
    2.6 车体质量附件的模拟第21-22页
    2.7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2-24页
    2.8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双层动车组载荷工况确定以及模态分析第25-35页
    3.1 双层动车组载荷工况的确定第25-30页
        3.1.1 双层动车组车体的载荷第25-26页
        3.1.2 双层动车组车体的约束第26-28页
        3.1.3 双层动车组车体的计算工况第28-30页
    3.2 双层动车组车体的模态分析第30-33页
        3.2.1 模态分析原理第30-31页
        3.2.2 模态分析的一般步骤第31页
        3.2.3 模态评价标准第31-32页
        3.2.4 模态分析结果第32-33页
    3.3 刚度分析结果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车体强度计算结果分析第35-51页
    4.1 材料的特性与许用应力第35页
    4.2 强度的评价标准第35-36页
    4.3 各种工况下关键部位局部应力分析第36-50页
        4.3.1 模型修正后计算1第42-48页
        4.3.2 模型修正后计算2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结论及建议第51-53页
    5.1 本文结论第51-52页
    5.2 建议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筹集管理研究
下一篇:非正常情况下车站作业模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