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开放式基金绩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8-29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2.1.1 基于收益的评价方法 | 第18页 |
2.1.2 基于风险-收益的单因素模型 | 第18-19页 |
2.1.3 基于风险-收益的多因素模型 | 第19页 |
2.1.4 基金管理人能力模型 | 第19-21页 |
2.1.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7页 |
2.2.1 传统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2.2.2 基于 DEA 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 第23-27页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超效率 DEA 模型的构建及指标选择 | 第29-40页 |
3.1 数据包络分析原理 | 第29-32页 |
3.1.1 DEA 基本模型 | 第29-31页 |
3.1.2 超效率 DEA 模型 | 第31-32页 |
3.2 DEA 模型的优点 | 第32-33页 |
3.3 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3页 |
3.4 本文指标选择方法 | 第33-34页 |
3.5 指标说明 | 第34-40页 |
3.5.1 投入指标 | 第34-37页 |
3.5.2 产出指标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0-65页 |
4.1 样本的选取及描述 | 第40-56页 |
4.1.1 样本选取原则 | 第40页 |
4.1.2 样本的分类 | 第40-46页 |
4.1.3 样本描述 | 第46-50页 |
4.1.4 投入、产出指标的处理 | 第50-56页 |
4.2 超效率 DEA 基金绩效分析 | 第56-65页 |
4.2.1 两时期基金绩效分析 | 第56-60页 |
4.2.2 两时期基金相对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页 |
4.2.3 不同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绩效分析 | 第60-65页 |
第五章 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65-69页 |
5.1 基于基金管理人的视角 | 第65-66页 |
5.2 基于基金监管者的视角 | 第66页 |
5.3 基于基金投资人的视角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