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金融结构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及效应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近年来金融结构的特征和变动第17-24页
    2.1 金融结构的特征第17-19页
    2.2 金融结构的主导模式第19-21页
        2.2.1 银行主导型第20页
        2.2.2 市场主导型第20-21页
        2.2.3 金融服务型第21页
    2.3 金融结构的变动第21-24页
        2.3.1 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动第21-22页
        2.3.2 金融中介结构的变动第22页
        2.3.3 金融工具结构的变动第22-23页
        2.3.4 金融结构变动的主要趋势第23-24页
第三章 金融结构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24-36页
    3.1 金融结构同货币政策的联系第24-26页
        3.1.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24-25页
        3.1.2 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第25-26页
    3.2 金融市场发展的程度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26-29页
        3.2.1 金融市场中银行占比高第26-27页
        3.2.2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一第27页
        3.2.3 金融市场过度集中降低信贷传导的效率第27-28页
        3.2.4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阻碍信贷传导的效率第28-29页
    3.3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29-31页
        3.3.1 影子银行的定义第29-30页
        3.3.2 影子银行的高效性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效率第30页
        3.3.3 影子银行的隐性风险阻碍着货币政策的推进第30-31页
    3.4 融资工具的不同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第31-33页
        3.4.1 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第31-32页
        3.4.2 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拓宽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第32页
        3.4.3 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直接改变了利率传导的机制第32-33页
    3.5 金融结构层次的高低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第33-36页
        3.5.1 金融结构层次的高低变动第33页
        3.5.2 金融结构层次的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33-34页
        3.5.3 金融结构层次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的效率第34-36页
第四章 金融结构变动对货币政策效应强度的影响第36-47页
    4.1 社会融资结构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36-39页
        4.1.1 社会融资总量的涵义第36页
        4.1.2 考量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是金融体系变革的现实选择第36-37页
        4.1.3 社会融资总量有助于设定货币政策目标第37-39页
        4.1.4 社会融资总量的准确衡量能消除货币政策的时滞性第39页
    4.2 商业银行业务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39-42页
        4.2.1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第40页
        4.2.2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第40-41页
        4.2.3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增加货币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第41-42页
        4.2.4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第42页
    4.3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42-44页
        4.3.1 商业银行存款波动较大第43页
        4.3.2 银行存款的波动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第43-44页
        4.3.3 银行存款的波动冲击货币政策调控的实现第44页
        4.3.4 银行存款的波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第44页
    4.4 商业银行管控模式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44-47页
        4.4.1 商业银行现有考核机制的特点第45页
        4.4.2 高息揽存直接挤兑利率政策的效果第45页
        4.4.3 创新业务模式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第45-46页
        4.4.4 表外业务的迅速增长弱化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第46-47页
第五章 改进货币政策操作的建议第47-54页
    5.1 改进货币政策的必要性第47-48页
    5.2 改进货币政策操作的建议第48-54页
        5.2.1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设,增强调节基础货币效能第48页
        5.2.2 推进货币市场发展,促成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导第48-49页
        5.2.3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适时调节市场利率第49-50页
        5.2.4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为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疏通渠道第50页
        5.2.5 优化银行金融机构结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第50-51页
        5.2.6 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全力推进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第51-52页
        5.2.7 调整货币供应量监测指标,优化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件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开放式基金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