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为革命而文艺 为人民而音乐—冀洲对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之贡献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第7-10页
第一章 冀洲与贵州之渊源第10-15页
    1.1 冀洲的音乐学习生涯第10-12页
    1.2 冀洲的工作经历第12-14页
    1.3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冀洲对贵州民间音乐之贡献第15-30页
    2.1 冀洲采风活动及成果第15-18页
        2.1.1 天柱县石洞乡采风第15-16页
        2.1.2 黔西南、西北地区采风第16-17页
        2.1.3 大方县瓢井区采风第17-18页
    2.2 冀洲建立侗族民间合唱团第18-20页
        2.2.1 侗族民间合唱团成立的过程第18-19页
        2.2.2 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成立的影响第19-20页
    2.3 冀洲率领贵州民族音乐走向全国、飞向世界第20-29页
        2.3.1 三次赴京演出让贵州民族音乐走向全国第20-23页
        2.3.2 冀洲带领贵州多民族歌舞飞向世界第23-25页
        2.3.3 冀洲带领安顺地戏走向巴黎第25-27页
        2.3.4 冀洲带领贵州多民族歌舞走向世界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冀洲的音乐创作及音乐特色第30-52页
    3.1 冀洲的音乐创作第30-32页
        3.1.1 学习时期(1942—1954 年)第30-31页
        3.1.2 探索时期(1956—1966 年)第31-32页
        3.1.3 成熟时期(1976—1986)第32页
    3.2 冀洲代表歌曲分析第32-47页
        3.2.1 五、六十年代第32-40页
        3.2.2 七、八十年代第40-47页
    3.3 冀洲歌曲的艺术特征第47-51页
        3.3.1 题材内容广泛、内容多样第47-48页
        3.3.2 创作手法多样,民族风格浓厚、标题形象鲜明第48-49页
        3.3.3 旋律优美动听、清新自然第49-50页
        3.3.4 节奏多样、不拘一格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语第52-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5页
后记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贝多芬《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告别”》Opus 81a的演奏研究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