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RoF 技术简述 | 第9页 |
| 1.2 WDM-PON 技术简介 | 第9-11页 |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 | 第11-13页 |
| 2 RoF 系统技术原理 | 第13-21页 |
| 2.1 RoF 系统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 2.2 RoF 系统关键技术 | 第14-19页 |
| 2.2.1 光载毫米波的产生 | 第14-19页 |
| 2.2.2 基站简化技术 | 第19页 |
| 2.3 RoF 系统特点 | 第19-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WDM-PON 系统 | 第21-28页 |
| 3.1 WDM-PON 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3.2 WDM-PON 方案分类 | 第22-25页 |
| 3.2.1 波长固定 WDM-PON | 第22-23页 |
| 3.2.2 ONU 波长可调 WDM-PON | 第23页 |
| 3.2.3 “无色”ONU | 第23-25页 |
| 3.3 WDM-PON 技术优势 | 第25-2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多业务传输的 ROF 和 WDM-PON 融合系统 | 第28-35页 |
| 4.1 实现多业务传输的融合系统方案 | 第28-34页 |
| 4.1.1 系统模型 | 第28-29页 |
| 4.1.2 系统仿真 | 第29-31页 |
| 4.1.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31-34页 |
| 4.2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5 RoF-DAS 与 WDM-PON 融合系统无线信道容量的分析 | 第35-46页 |
| 5.1 RoF-DAS 与 WDM-PON 融合系统结构图 | 第35-36页 |
| 5.2 系统信道容量和信道模型分析 | 第36-39页 |
| 5.2.1 信道容量 | 第36-38页 |
| 5.2.2 衰落信道模型 | 第38-39页 |
| 5.3 信道容量研究与仿真 | 第39-45页 |
| 5.3.1 信道容量研究 | 第39-41页 |
| 5.3.2 最佳小区尺寸的推导 | 第41-4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