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 第8-9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3.1 健康保障能力的概念定位 | 第9-11页 |
1.3.2 健康保障能力的相关研究分类 | 第11-13页 |
1.3.3 健康保障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现状描述 | 第18-30页 |
2.1 健康保障能力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2.1.2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 第19-20页 |
2.1.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21页 |
2.2 我国健康保障能力现状描述 | 第21-30页 |
2.2.1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 第21-23页 |
2.2.2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2.2.3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发展 | 第26-30页 |
第3章 省际间健康保障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 第30-44页 |
3.1 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3页 |
3.1.1 综合评价法 | 第30页 |
3.1.2 因子分析法 | 第30-31页 |
3.1.3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1-32页 |
3.1.4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33页 |
3.2 省际间健康保障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33-40页 |
3.2.1 数据标准化与KMO检验 | 第33-35页 |
3.2.2 公因子的提取 | 第35-37页 |
3.2.3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7-40页 |
3.3 省际间健康保障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3.3.1 健康保障能力公因子评价分析 | 第40-41页 |
3.3.2 健康保障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 第41页 |
3.4 综合评价的研究发现 | 第41-44页 |
3.4.1 健康保障能力发展多中心化 | 第41-42页 |
3.4.2 省际间健康保障能力不平衡 | 第42页 |
3.4.3 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保障能力不平衡 | 第42-43页 |
3.4.4 医保制度统筹层次低 | 第43-44页 |
第4章 我国健康保障能力的优化策略 | 第44-46页 |
4.1 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 第44页 |
4.2 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引入市场机制 | 第44-45页 |
4.3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制度理念 | 第45-4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5.1.1 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保障能力发展具备重要作用 | 第46页 |
5.1.2 政府对健康保障能力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第46页 |
5.1.3 我国健康保障能力发展迅速,但省际间发展极不平衡 | 第46-47页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