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行政建筑、办公建筑论文

关于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环境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国投大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第9-12页
        1.1.1 选题来源第9页
        1.1.2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3 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1.4 相关概念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6页
        1.2.1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能耗特征第12-15页
        1.2.2 国内外建筑环境热舒适度研究概况第15页
        1.2.3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况第15-16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2 论文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2章 建筑环境能源效率的理论研究第19-29页
    2.1 建筑设计观的演变第19-21页
    2.2 建筑环境能源效率与CASBEE评价体系第21-23页
    2.3 环境能源效率的评价方法第23-29页
第3章 天津国投大厦环境能源效率评价第29-56页
    3.1 项目概况第29-32页
        3.1.1 项目基本信息第29-30页
        3.1.2 区位历史第30-31页
        3.1.3 功能布局第31-32页
    3.2 建筑能耗概况第32-33页
    3.3 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监测第33-51页
        3.3.1 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监测基本概况第33页
        3.3.2 环境质量数据采集技术:第33-34页
        3.3.3 室内热环境质量检测第34-37页
        3.3.4 室内热环境数据采集结果第37-38页
        3.3.5 调查问卷统计第38页
        3.3.6 室内光环境质量检测第38-42页
        3.3.7 室内环境质量普查第42-50页
        3.3.8 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监测总结第50-51页
    3.4 环境能源效率评价第51-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天津国投大厦环境能源效率提升策略研究第56-128页
    4.1 “环境能源效率”设计优化的基本原则第56页
    4.2 “环境能源效率”设计优化原理第56-57页
    4.3 室内热环境数据分析第57-105页
    4.4 室内热环境优化策略第105-113页
        4.4.1 冬季温度优化策略第105页
        4.4.2 冬季湿度优化策略第105-106页
        4.4.3 夏季空调负荷优化策略第106-110页
        4.4.4 特殊空间优化策略第110-113页
    4.5 室内光环境数据分析第113-117页
    4.6 室内光环境优化策略第117-120页
        4.6.1 室内自然采光优化策略第118-119页
        4.6.2 室内人工照明优化策略第119-120页
    4.7 室内环境质量主观评价结果分析第120-123页
    4.8 室内风环境优化策略第123-127页
        4.8.1 门窗优化第123-124页
        4.8.2 建筑平面优化第124-126页
        4.8.3 通风竖井加强热压通风第126-127页
    4.9 室内环境质量普查数据结果分析第127页
    4.10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128-129页
    5.1 结论第128页
    5.2 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附录A 天津国投大厦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第133-137页
附录B 天津国投大厦调查问卷第137-139页
附录C 天津国投大厦室内热环境原始采集数据第139-242页
附录D 天津国投大厦室内光环境原始采集数据第242-256页
致谢第256-257页

论文共2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图像学方法解读都市实践建筑作品的含义
下一篇:勒·柯布西耶“模度”体系的应用分析及其当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