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0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3.2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4.3 本文的创新研究方向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勒·柯布西耶“模度”理论概述 | 第15-28页 |
2.1 西方古典理论渊源 | 第15-21页 |
2.1.1 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声数比与黄金比例 | 第15-16页 |
2.1.2 中项比例应用 | 第16-17页 |
2.1.3 帕拉迪奥“赋格”体系与和声比例应用 | 第17-21页 |
2.2 作为“模度”应用基础的基准线 | 第21-23页 |
2.2.1 秩序研究的早期产物——基准线 | 第21页 |
2.2.2 基准线的早期应用 | 第21-23页 |
2.3 柯布西耶“模度”体系的发展背景 | 第23-26页 |
2.3.1 社会现实基础 | 第23-24页 |
2.3.2 理论研究基础 | 第24-25页 |
2.3.3 “模度”理论形成过程 | 第25-26页 |
2.3.4 “模度”理论的具体内容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模度”尺寸的早期应用——马赛公寓 | 第28-44页 |
3.1 单体尺度尺寸统计分析 | 第28-32页 |
3.1.1 总平面尺寸统计 | 第28-29页 |
3.1.2 屋顶设施尺寸统计 | 第29-30页 |
3.1.3 底层结构尺寸统计 | 第30-32页 |
3.2 套间尺寸统计分析 | 第32-38页 |
3.2.1 开间、层高、构件尺寸统计 | 第32-36页 |
3.2.2 内装部品尺寸统计 | 第36-38页 |
3.3 混凝土的“模度”应用 | 第38-43页 |
3.3.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度”应用 | 第38-41页 |
3.3.2 混凝土模架的“模度”应用 | 第41页 |
3.3.3 粗混凝土表面印记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模度”体系应用的发展与变化——朗香教堂 | 第44-62页 |
4.1 基准线控制下的“模度”尺寸应用 | 第44-54页 |
4.1.1 立面应用分析 | 第44-49页 |
4.1.2 平面应用分析 | 第49-54页 |
4.2 “模度”应用的无限可能性 | 第54页 |
4.2.1 “模度”尺寸的独立应用 | 第54页 |
4.2.2 “模度”尺寸的音乐关联 | 第54页 |
4.3 作为工具使用的限制 | 第54-56页 |
4.3.1 控制工具的束缚 | 第54-55页 |
4.3.2 尺寸协调的局限 | 第55-56页 |
4.4 勒·柯布西耶对“模度”尺寸的选择性应用 | 第56-60页 |
4.4.1 增加尺寸统计 | 第56-59页 |
4.4.2 “模度”数据有理化探索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模度”体系应用的晚期呈现——海蒂·韦伯中心 | 第62-67页 |
5.1 “模度”体系下的设计过程 | 第62-64页 |
5.1.1 柯布西耶晚期设计特点 | 第62-63页 |
5.1.2 设计过程分析 | 第63页 |
5.1.3 作为控制手段的“模度” | 第63-64页 |
5.2 装配式理念的发展 | 第64-66页 |
5.2.1 弹性标准化 | 第64-65页 |
5.2.2 开放空间 | 第65页 |
5.2.3 钢结构“多米诺”体系 | 第65-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模度”体系的装配式意义 | 第67-75页 |
6.1 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 第67-70页 |
6.1.1 预制装配建筑发展源起 | 第67页 |
6.1.2 勒·柯布西耶的装配式建筑探索 | 第67-70页 |
6.1.3 当代预制装配建筑发展分析 | 第70页 |
6.2 “模度”体系对国内当代建筑实践的启发 | 第70-71页 |
6.2.1 国内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70-71页 |
6.2.2 当代应用推广的局限性分析 | 第71页 |
6.3 “模度”体系在预制装配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 | 第71-73页 |
6.3.1 形态美学的延续 | 第71页 |
6.3.2 装配理念的发展 | 第71-73页 |
6.3.3 尺寸协调的进步 | 第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8页 |
附录一 图片图表索引 | 第81-87页 |
附录二 勒·柯布西耶典型建筑、“模度”理论发展、装配式理念发展梳理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