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特别纳税调整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2.1 特别纳税调整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 第13-15页 |
2.1.1 特别纳税调整管理的内涵 | 第13-14页 |
2.1.2 特别纳税调整管理的概念外延 | 第14-15页 |
2.2 特别纳税调整管理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1 信息需求量大且专业要求高 | 第15页 |
2.2.2 部门间协调难度大 | 第15-16页 |
2.2.3 税务专业素质要求高 | 第16页 |
2.3 特别纳税调整管理机构设置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 第16-19页 |
2.3.1 公平原则 | 第17页 |
2.3.2 效率原则 | 第17-19页 |
第3章 我国特别纳税调整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3.1 我国特别纳税调整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 | 第19-21页 |
3.2 多头管理现状损害纳税人公平 | 第21-23页 |
3.2.1 我国特别纳税调整的多头管理问题 | 第21-22页 |
3.2.2 多头管理现状损害纳税人公平案例分析 | 第22-23页 |
3.3 管理机构职责不清降低行政效率 | 第23-25页 |
3.3.1 我国特别纳税调整的职责不清问题 | 第23-24页 |
3.3.2 职责不清造成效率损失案例分析 | 第24-25页 |
第4章 国外特别纳税调整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借鉴 | 第25-28页 |
4.1 促进纳税人公平的机构设置 | 第25-26页 |
4.2 提高行政效率的机构设置 | 第26-28页 |
4.2.1 应对海量的信息需求的措施 | 第26页 |
4.2.2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 第26页 |
4.2.3 成立转让定价调查组 | 第26-27页 |
4.2.4 充实调查环节人员安排 | 第27-28页 |
第5章 对我国完善特别纳税调整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 | 第28-32页 |
5.1 合理安排管理部门职责 | 第28-30页 |
5.1.1 调整特别纳税调整各环节职责主体 | 第28-30页 |
5.1.2 建立管理机构间协调和考核机制 | 第30页 |
5.2 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 | 第30-32页 |
5.2.1 制定明确的裁量标准 | 第30-31页 |
5.2.2 避免自由裁量权滥用 | 第31-32页 |
第6章 启示及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