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2章 “受益所有人”基本概念 | 第13-17页 |
2.1 “受益所有人”概念的产生 | 第13-14页 |
2.2 经合组织(OECD)协定范本中的“受益所有人”概念 | 第14-15页 |
2.3 “受益所有人”的现代含义及反避税功能 | 第15-17页 |
第3章 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的两大原则 | 第17-24页 |
3.1 法律原则和经济原则产生的根源 | 第17-20页 |
3.1.1 信托制度 | 第17-18页 |
3.1.2 对税收管辖权的争夺 | 第18-20页 |
3.2 加拿大普雷沃斯特公司案与法律原则 | 第20-21页 |
3.3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案与经济原则 | 第21-23页 |
3.4 法律原则和经济原则的比较 | 第23-24页 |
第4章 我国的“受益所有人”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4.1 我国现行的“受益所有人”政策 | 第24-27页 |
4.2 我国“受益所有人”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4.2.1 自由裁量权有待进一步规范 | 第27-28页 |
4.2.2 “实质性经营活动”需要进一步明确 | 第28-29页 |
4.2.3 “受益所有人”身份界定缺乏时间维度 | 第29-30页 |
4.2.4 政策的法律层级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受益所有人”政策的建议 | 第31-33页 |
5.1 细化“受益所有人”政策规定 | 第31-32页 |
5.2 提高“受益所有人”政策的法律层级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