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 | 第12-15页 |
1.2.2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第15-17页 |
1.2.3 理论分析研究 | 第17-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2章 抗拔桩现场载荷试验研究 | 第22-39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现场试验概况 | 第22-24页 |
2.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2.2.2 场地平面布置 | 第23页 |
2.2.3 场地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4-28页 |
2.3.1 试桩设计及施工 | 第24-26页 |
2.3.2 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 | 第26-28页 |
2.4 变截面抗拔桩承载特性研究分析 | 第28-32页 |
2.4.1 试桩荷载—位移曲线 | 第29-30页 |
2.4.2 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分布规律 | 第30-32页 |
2.5 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研究分析 | 第32-37页 |
2.5.1 试桩荷载—位移曲线 | 第33-34页 |
2.5.2 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分布规律 | 第34-37页 |
2.5.3 扩底抗拔桩等截面段桩侧摩阻力试验值与规范标准值对比 | 第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39-71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离心机概述 | 第39-41页 |
3.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3.2.2 基本原理及相似理论 | 第40-41页 |
3.3 试验设计方案及过程 | 第41-54页 |
3.3.1 试验设备 | 第41-44页 |
3.3.2 抗拔桩模型设计 | 第44-45页 |
3.3.3 试验用砂 | 第45页 |
3.3.4 测试方法及传感器布置 | 第45-49页 |
3.3.5 模型制作及试验过程 | 第49-54页 |
3.4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69页 |
3.4.1 抗拔桩破环形态研究分析 | 第54-57页 |
3.4.2 模型桩荷载—位移曲线 | 第57-61页 |
3.4.3 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分析 | 第61-67页 |
3.4.4 扩底抗拔桩扩大头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 | 第71-77页 |
4.1 软件简介 | 第71页 |
4.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第71-72页 |
4.3 数值分析模型可靠性验证分析 | 第72-73页 |
4.4 截面变化对抗拔桩承载特性影响分析 | 第73-74页 |
4.5 桩-土界面作用强度对等截面抗拔桩破坏特性影响分析 | 第74-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