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人文主义教育反思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人文主义意蕴的历史演变及思考第16-45页
 (一) 中西方文明中的人文精神探源第16-22页
  1、中国先秦时期的人文精神第16-18页
  2、古代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第18-20页
  3、对中西人文精神源头的思考第20-22页
   (1) 共性及其历史思考第20-21页
   (2) 个性及其历史启示第21-22页
 (二)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孕育和发展第22-34页
  1、中国皇权专制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第23-28页
   (1) 秦代以后人文主义低潮概观第23-24页
   (2) 魏晋与明清的人文主义思潮第24-28页
  2、中世纪以来西方人文主义演变第28-34页
   (1) 中世纪的人文主义第28-29页
   (2)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第29-31页
   (3) 科学人文主义运动第31-34页
 (三) 中西方人文主义在当代的现状第34-40页
  1、当代中国人文主义的式微第35-37页
   (1) 九十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第35-36页
   (2) 当前我国人文精神的现状第36-37页
  2、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新进展第37-40页
   (1) 人本主义的新思考第38页
   (2) 新人道主义的尝试第38-39页
   (3) 后现代主义的反叛第39页
   (4) 新人文主义的努力第39-40页
 (四) 人文主义研究的时代意义第40-45页
  1、人文主义与民族命运第40-42页
   (1) 人文主义传统与大学精神第40-41页
   (2) 大学精神与民族命运关系启示第41-42页
  2、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第42-45页
   (1) 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第42-43页
   (2) 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第43-44页
   (3) 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第44-45页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应、实然分析第45-66页
 (一)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应然分析第45-54页
  1、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要素第45-50页
   (1) 基础社会环境与人文精神要素第46-47页
   (2) 大学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要素第47-50页
  2、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结构分析第50-54页
   (1) 大学生人文精神结构的内容分析第50-52页
   (2) 大学生人文精神结构的价值分析第52-54页
 (二)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分析第54-66页
  1、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第55-58页
   (1) 漠视生命第55-56页
   (2) 道德缺失第56-57页
   (3) 理性失衡第57页
   (4) 思想偏狭第57-58页
  2、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第58-66页
   (1) 文化分析第58-62页
   (2) 技术分析第62-66页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精神资源与路径第66-92页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精神资源第66-76页
  1、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发掘第66-69页
   (1) 儒家传统的思想资源第67-68页
   (2) 其它文化的传统资源第68-69页
   (3) 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第69页
  2、现当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利用第69-76页
   (1) 宗教思想中的人文关怀第70-71页
   (2) 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思想第71-73页
   (3) 科学与人文对抗的启示第73-76页
 (二) 高校人文教育的可行路径第76-92页
  1、重建大学精神第76-81页
   (1) 保护学术自由第77-78页
   (2) 陶冶求真精神第78-79页
   (3) 培育创新精神第79-81页
  2、回归教育理想第81-92页
   (1) 矫正教育目标第81-84页
   (2) 调整学科结构第84-87页
   (3) 提升教师素养第87-92页
结束语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后记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下一篇:大学生隐性感恩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