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重点 | 第13-16页 |
第2章 悬架垂向动力学分析 | 第16-32页 |
2.1 悬架系统垂向性能评价 | 第16-17页 |
2.2 被动悬架振动分析 | 第17-21页 |
2.2.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 第18-19页 |
2.2.2 车身加速度分析 | 第19-20页 |
2.2.3 悬架动行程统计计算 | 第20-21页 |
2.2.4 车轮动载荷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3 半主动悬架振动分析 | 第21-30页 |
2.3.1 天棚控制逻辑 | 第22-24页 |
2.3.2 半主动悬架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第24-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悬架系统状态观测器 | 第32-46页 |
3.1 状态观测原理 | 第32-35页 |
3.2 卡尔曼滤波状态观测 | 第35-36页 |
3.3 基于 2 自由度车辆模型状态观测 | 第36-40页 |
3.4 基于 7 自由度车辆系统状态观测 | 第40-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载荷与频率自适应研究 | 第46-62页 |
4.1 簧载质量变化的自适应 | 第46-54页 |
4.1.1 最小二乘估计(LSE) | 第47-48页 |
4.1.2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RLSE) | 第48-49页 |
4.1.3 基于 2 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簧载质量辨识 | 第49-51页 |
4.1.4 基于 7 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簧载质量辨识 | 第51-54页 |
4.2 路面频率自适应半主动控制策略 | 第54-61页 |
4.2.1 半主动悬架控制目标 | 第54-55页 |
4.2.2 控制参数分频段优化 | 第55-56页 |
4.2.3 路面输入主频段估计 | 第56-59页 |
4.2.4 频率自适应的实现 | 第59-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实车试验 | 第62-74页 |
5.1 控制系统布局 | 第62页 |
5.2 加速度传感器 | 第62-63页 |
5.3 控制单元 | 第63-65页 |
5.4 执行单元 | 第65-67页 |
5.5 脉冲路面试验 | 第67-70页 |
5.6 随机路面试验 | 第70-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