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软弱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软弱围岩变形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9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20-23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参数 | 第24-27页 |
2.5 不良地质 | 第27-29页 |
第3章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第29-44页 |
3.1 施工现场监控量测 | 第29-31页 |
3.1.1 监控量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页 |
3.1.2 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 第29-31页 |
3.2 围岩变形特征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31-43页 |
3.2.1 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 第31-38页 |
3.2.2 围岩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 第38-42页 |
3.2.3 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治理措施研究 | 第44-49页 |
4.1 软弱围岩大变形治理理念 | 第44-45页 |
4.2 软弱围岩大变形治理体系 | 第45-46页 |
4.3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治理方案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开挖数值模拟研究 | 第49-60页 |
5.1 有限元计算分析程序MIDAS/GTS软件介绍 | 第49页 |
5.2 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49-50页 |
5.3 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 第50-59页 |
5.3.1 模型概况 | 第50-52页 |
5.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