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有利于提高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水平 | 第11页 |
2. 有利于有效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11页 |
3. 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 | 第11-12页 |
4. 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 | 第12页 |
(三)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概念 | 第16-18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32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取得的成效 | 第18-20页 |
1. 教学目标设置更全面 | 第18-19页 |
2. 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容量更合理 | 第19页 |
3. 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 第19-20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0-29页 |
1. 三维教学目标割裂,情感价值观目标设置过于勉强 | 第20-21页 |
2. 教学方式多样,教师对讲授效果的期许与学生实际感受有差距 | 第21-24页 |
3. 教师指导喧宾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第24-27页 |
4. 教学活动外化,教学活动形式重于实际教学内容 | 第27-29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1. 教学观念未完全转变 | 第29页 |
2. 对课堂教学目标认识或操作上有偏差 | 第29-30页 |
3. 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 第30页 |
4. 教学评价的体制不够完善 | 第30-32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对策 | 第32-38页 |
(一) 转变教学观念 | 第32-33页 |
1. 坚持以人为本,走出应试的课堂 | 第32页 |
2. 注重自主建构,走出被动的课堂 | 第32-33页 |
3. 重视个性差异,走出标准的课堂 | 第33页 |
(二) 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的有效性 | 第33-35页 |
1. 访谈法了解学情 | 第33-34页 |
2. 具体化课堂教学目标 | 第34-35页 |
3. 观察法实施教学目标 | 第35页 |
(三) 提高教师指导和评价的科学性 | 第35-38页 |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第35-36页 |
2. 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师生交流和讨论 | 第36页 |
3. 等待恰当时机评价,给学生充足时间 | 第36-37页 |
4. 依据问题难度,提问学生合适问题 | 第37页 |
5. 实事求是,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评价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