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元曲中的重叠式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重叠”的定义、名称及其界定标准第12-14页
        1.1.1 重叠的定义第12-13页
        1.1.2 重叠的分类第13-14页
        1.1.3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14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方法第14-15页
        1.2.1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3.1 重叠式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元曲语言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7-19页
        1.3.3 元曲的重叠式研究现状第19-21页
第2章 元曲中的名词重叠式第21-30页
    2.1 名词重叠的类型第21-24页
        2.1.1 AA式第21-22页
        2.1.2 AAB式第22-23页
        2.1.3 AABB式第23-24页
    2.2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第24-26页
        2.2.1 AA式第24-25页
        2.2.2 AABB式第25-26页
    2.3 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第26-30页
第3章 元曲中的动词重叠式第30-41页
    3.1 动词重叠式的类型第30-34页
        3.1.1 AA 式第30-32页
        3.1.2 ABAB式第32-33页
        3.1.3 AABB式第33页
        3.1.4 AAB 式第33-34页
    3.2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第34-36页
        3.2.1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少第34页
        3.2.2 表示动作的长久或反复第34-35页
        3.2.3 表示尝试的意义第35页
        3.2.4 表示主观感情、舒缓语气的语用价值第35-36页
    3.3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第36-41页
        3.3.1 可充当的句法成分第36-37页
        3.3.2 动词重叠式出现的句式第37-38页
        3.3.3 动词重叠式前与后的附加成分第38-41页
第4章 元曲中的形容词重叠式第41-51页
    4.1 元曲中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型第41-45页
        4.1.1 AA式第41-42页
        4.1.2 AABB式第42页
        4.1.3 ABB式第42-45页
    4.2 元曲形容词重叠式的意义第45-48页
        4.2.1 重叠式表示程度意义第45-46页
        4.2.2 重叠式表示某种状态的意义第46-47页
        4.2.3 形容词重叠之后有主观性的意义第47-48页
    4.3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第48-51页
        4.3.1 组合功能第48页
        4.3.2 句法功能第48-51页
第5章 元曲中的量词重叠式第51-56页
    5.1 重叠式的类型第51-53页
        5.1.1 AA式第51-52页
        5.1.2 一AA第52页
        5.1.3 AABB式第52页
        5.1.4 每(一)AA式第52-53页
    5.2 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第53-54页
        5.2.1 表示“每一”第53页
        5.2.2 表示“量多”第53-54页
        5.2.3 附加意义第54页
    5.3 重叠的语法功能第54-56页
        5.3.1 做主语第54页
        5.3.2 做定语第54页
        5.3.3 做状语第54页
        5.3.4 作谓语第54-56页
第6章 元曲中其它形式的重叠式第56-66页
    6.1 数词重叠式第56-58页
        6.1.1 结构类型和句法功能第56-57页
        6.1.2 语法意义第57-58页
    6.2 副词重叠式第58-61页
        6.2.1 构词重叠第59页
        6.2.2 构形重叠第59-61页
    6.3 象声词的重叠式研究第61-66页
        6.3.1 结构类型第61-64页
        6.3.2 语法意义第64页
        6.3.3 语法功能第64-66页
第7章 元曲的重叠式与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对比第66-70页
    7.1 重叠的范围第66页
    7.2 重叠的性质第66页
    7.3 重叠的形式第66-70页
结语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第79-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研究
下一篇:语气副词“果然”的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