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现有桥梁检测方法 | 第12-14页 |
1.3 基于结构动力特性的损伤诊断技术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1 基于柔度指标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基于动力学参数反演分析桥梁结构静力学性能 | 第16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柔度系数基本理论及分析 | 第19-33页 |
2.1 柔度系数的算法 | 第19-26页 |
2.1.1 基于圆频率和质量归一化振型的柔度矩阵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2.1.2 基于位移频响函数的柔度矩阵计算方法 | 第21-24页 |
2.1.3 柔度系数的计算 | 第24-26页 |
2.2 质量归一化振型 | 第26-32页 |
2.2.1 基于附加质量的质量归一化因子计算 | 第27-28页 |
2.2.2 基于附加质量的质量归一化振型数值计算 | 第28-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损伤类型对柔度系数的影响 | 第33-50页 |
3.1 桥梁结构数值模型 | 第33-34页 |
3.2 弹性模量下降 | 第34-39页 |
3.2.1 16 m空心板桥梁数值计算 | 第34-37页 |
3.2.2 10 m简支T型梁桥数值计算 | 第37-39页 |
3.3 横向连接损伤 | 第39-44页 |
3.3.1 16 m空心板桥梁数值计算 | 第39-42页 |
3.3.2 10 m简支T型梁桥数值计算 | 第42-44页 |
3.4 梁底裂缝 | 第44-49页 |
3.4.1 16 m空心板桥梁数值计算 | 第44-46页 |
3.4.2 10 m简支T型梁桥数值计算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柔度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66页 |
4.1 振型测线位置的变化 | 第50-55页 |
4.1.1 16 m空心板桥数值计算 | 第50-53页 |
4.1.2 10 m简支T型梁桥数值计算 | 第53-55页 |
4.2 模态阶数的变化 | 第55-61页 |
4.2.1 16 m空心板桥数值计算 | 第55-59页 |
4.2.2 10 m简支T型梁桥数值计算 | 第59-61页 |
4.3 附加荷载的变化 | 第61-65页 |
4.3.1 16 m空心板桥数值计算 | 第61-63页 |
4.3.2 10 m简支T型梁桥数值计算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不同跨度不同截面形式下柔度系数的分析 | 第66-85页 |
5.1 不同跨度下柔度校验系数与静载校验系数的分析 | 第66-75页 |
5.1.1 简支T型梁桥 | 第66-69页 |
5.1.2 简支空心板桥 | 第69-72页 |
5.1.3 简支箱型梁桥 | 第72-75页 |
5.2 不同跨度下桥梁结构的柔度系数与抗弯刚度的关系 | 第75-79页 |
5.2.1 简支T型梁桥柔度系数与抗弯刚度分析 | 第75-76页 |
5.2.2 简支空心板桥柔度系数与抗弯刚度分析 | 第76-78页 |
5.2.3 简支箱型梁桥柔度系数与抗弯刚度分析 | 第78-79页 |
5.3 等截面桥柔度系数-抗弯刚度-校验系数之间关系 | 第79-84页 |
5.3.1 简支T型梁桥 | 第80-81页 |
5.3.2 简支空心板桥 | 第81-82页 |
5.3.3 简支箱型梁桥 | 第82-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桥梁检测实际应用 | 第85-91页 |
6.1 桥梁概况 | 第85页 |
6.2 测试方案 | 第85-86页 |
6.3 测试数据处理 | 第86-88页 |
6.4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型修正 | 第88-89页 |
6.5 结构柔度系数与静载校验系数 | 第89-9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7.1 结论 | 第91-92页 |
7.2 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