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以H师范大学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诉求 | 第10页 |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0-11页 |
(三) 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 | 第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核心素养 | 第13页 |
(二)教学能力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一)文献法 | 第14页 |
(二)访谈法 | 第14页 |
(三)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五、拟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6页 |
(一)拟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一)计量分析 | 第16-18页 |
(二)内容分析 | 第18-24页 |
二、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24-31页 |
(一)计量分析 | 第24-26页 |
(二)文献内容分析 | 第26-31页 |
三、核心素养与教学能力相关文献的述评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能力的考察 | 第33-44页 |
一、核心素养 | 第33-3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33-35页 |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内容 | 第35-37页 |
二、核心素养对教学的新要求 | 第37-39页 |
(一)文化基础对教学的新要求 | 第37页 |
(二)社会参与对教学的新要求 | 第37-38页 |
(三)自主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 | 第38-39页 |
三、核心素养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 第39-44页 |
(一)教学设计能力 | 第39-40页 |
(二)教学实施能力 | 第40-42页 |
(三)教学评价能力 | 第42页 |
(四)教学创新能力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师范生核心素养教学能力的调查设计与分析 | 第44-62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44-47页 |
(一)调查问卷编制说明 | 第44-45页 |
(二)访谈提纲编制说明 | 第45-46页 |
(三)调查对象说明 | 第46-47页 |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47-49页 |
(一)数据回收与信息统计 | 第47-48页 |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48-49页 |
三、研究分析与结果 | 第49-62页 |
(一)核心素养下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 | 第49-50页 |
(二)师范生核心素养教学能力各维度发展现状 | 第50-56页 |
(三)师范生核心素养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56-62页 |
第四章 核心素养下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 第62-68页 |
一、精准定位,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 第62-63页 |
(一)关注人文素养,打造通识教育课程 | 第62-63页 |
(二)立足教学实践,增加教学实践类课程 | 第63页 |
二、以生为本,实现教学多样化 | 第63-65页 |
(一)兼顾理论与实践,多样教学模式并行 | 第64页 |
(二)强化交流与合作,培育教师终身学力 | 第64-65页 |
三、理念引领,培育核心素养教育责任感 | 第65-66页 |
(一)加强核心素养内涵学习,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 第65页 |
(二)激发专业情意,提高核心素养教育责任感 | 第65-66页 |
四、资源配给,完善核心素养学习环境 | 第66-68页 |
(一)技术支持,搭建核心素养教学实训平台 | 第66页 |
(二)加强管理,优化核心素养教育实习环境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9页 |
附录 1 | 第73-76页 |
附录 2 | 第76-77页 |
附录 3 | 第77-78页 |
附录 4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