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4页 |
第一部分 斑马鱼早期胚胎形态发生运动的调控机制 | 第14-50页 |
1. 斑马鱼早期胚胎的形态发生运动 | 第14页 |
2. 下包运动 | 第14-28页 |
2.1. 下包的起始及运动过程 | 第14-16页 |
2.2. 调节下包运动的机制 | 第16-28页 |
2.2.1. 卵黄肌动蛋白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17-20页 |
2.2.2. 卵黄微管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20-21页 |
2.2.3. E-cadherin介导的细胞粘附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21-24页 |
2.2.4. 卵黄细胞膜的内吞作用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24-25页 |
2.2.5. Ca~(2+)动态变化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25-26页 |
2.2.6. 转录因子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26页 |
2.2.7. 其它因素对下包运动的调节 | 第26-28页 |
3. 集中延伸运动 | 第28-37页 |
3.1. 非经典Wnt信号通路 | 第30-32页 |
3.2. Wnt/PCP信号通路对集中延伸运动的调节 | 第32-37页 |
3.2.1. PCP平面细胞极性 | 第32-34页 |
3.2.2. PCP调节集中延伸运动 | 第34-35页 |
3.2.3. PCP控制MTOCs的极性分布 | 第35-37页 |
3.3. Wnt/Ca~(2+)信号通路对集中延伸运动的调节 | 第37页 |
4. Lurap1相关研究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0页 |
第二部分 Lurap1通过调节植物极卵黄皮层F-actin组装和细胞粘附调节斑马鱼下包运动 | 第50-71页 |
1. 引言 | 第50-52页 |
2. 结果 | 第52-64页 |
2.1. 斑马鱼中lurap1的表达图式 | 第52页 |
2.2. 利用TALENs技术制造lurap1的突变体 | 第52-53页 |
2.3. 敲除lurap1影响下包的形态发生 | 第53-55页 |
2.4. Lurap1能够拯救MZlurap1突变体胚胎下包延迟表型 | 第55-56页 |
2.5. lurap1敲除会引起EVL边缘细胞形状和E-YSN运动行为异常 | 第56-58页 |
2.6. Lurap1调节植物极卵黄皮层F-actin的组装 | 第58-60页 |
2.7. Lurap1功能缺失导致DCs辐射嵌插运动行为异常 | 第60-62页 |
2.8. MZlurap1突变体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减弱 | 第62-64页 |
3. 结论和讨论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三部分 Lurap1与Dishevelled相互作用调节斑马鱼原肠胚形成中细胞的集中延伸运动 | 第71-90页 |
1. 引言 | 第71-73页 |
2. 结果 | 第73-83页 |
2.1. lurap1基因突变影响CE运动 | 第73-77页 |
2.2. Lurap1与Dv1在调节CE运动中具有物理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 | 第77-79页 |
2.3. Lurap1调节Dv1的细胞膜定位 | 第79-80页 |
2.4. 高表达Lurap1影响CE运动 | 第80-81页 |
2.5. Lurap1负调节JNK的激活 | 第81-83页 |
3. 结论和讨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第四部分 材料和方法 | 第90-120页 |
1. 斑马鱼胚胎的培养和获得 | 第90页 |
2. 斑马鱼胚胎的显微注射 | 第90-91页 |
2.1. 所用相关仪器 | 第90页 |
2.2. 显微注射 | 第90-91页 |
3. 斑马鱼DNA的提取 | 第91页 |
4. 分子克隆相关方法 | 第91-98页 |
4.1. 斑马鱼胚胎总RNA的提取 | 第91-92页 |
4.2.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第92-93页 |
4.3. PCR反应 | 第93-94页 |
4.4. PCR产物的纯化 | 第94页 |
4.5. PCR产物的连接、转化和筛选 | 第94-95页 |
4.6. 菌落PCR检测 | 第95页 |
4.7. 质粒提取 | 第95-96页 |
4.8. 酶切反应 | 第96-97页 |
4.9. 切胶纯化 | 第97-98页 |
5. mRNA和探针RNA的体外合成和纯化 | 第98-101页 |
5.1. mRNA和探针RNA的体外合成 | 第98-99页 |
5.2. mRNA和探针RNA的纯化 | 第99-101页 |
6. 利用TALENs技术构建突变体 | 第101-108页 |
6.1. TALENs靶点设计 | 第101-102页 |
6.2. 利用Golden Gate组装TALENs步骤 | 第102-106页 |
6.3. 检测TALENs有效性 | 第106-107页 |
6.4. 突变体的获得 | 第107-108页 |
7. 斑马鱼胚胎的整体原位杂交 | 第108-110页 |
7.1. 胚胎的整体原位杂交步骤 | 第108-109页 |
7.2. 用于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试剂 | 第109-110页 |
8. 斑马鱼胚胎的整体免疫组织化学 | 第110-112页 |
8.1. 免疫组织化学步骤 | 第110-111页 |
8.2. 样品封片及观察 | 第111页 |
8.3. 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抗体 | 第111页 |
8.4. 用于免疫组化的试剂 | 第111-112页 |
9. Phalloidin和DAPI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112页 |
9.1. Phalloidin和DAPI的染色方法 | 第112页 |
9.2. 胚胎整体免疫组织化学和Phalloidin共染色 | 第112页 |
10. 细胞凝聚实验 | 第112-113页 |
10.1. 悬滴法检测细胞凝聚 | 第112-113页 |
10.2. 细胞分离和重凝聚检测粘附力大小 | 第113页 |
11. UV所介导的光转换技术 | 第113-114页 |
11.1. Kaede-GFP标记细胞检测辐射嵌插运动 | 第113-114页 |
11.2. Kaede-GFP标记细胞检测CE运动 | 第114页 |
12. 斑马鱼脊索细胞的观察 | 第114页 |
1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第114-115页 |
14. Western blot | 第115-118页 |
14.1. 步骤 | 第115-116页 |
14.2. 相关试剂 | 第116-118页 |
15. 免疫共沉淀 | 第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