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发展历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一)当前教育质量改革的需要第10页
        (二)英国相对完善的教育效能研究值得我国借鉴第10-11页
        (三)目前鲜有系统的关于英国教育效能研究历史的分析第11页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1-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内容第12页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第12-18页
        (一)文献与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1. 文献统计概况第12页
            2. 研究内容的视角第12-16页
            3. 文献评析第16-17页
            4. 研究现状第17页
        (二)研究意义第17-18页
    四、研究方法第18-21页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第18-20页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第20-21页
            1. 历史研究法第20-21页
            2. 比较研究法第21页
    五、研究思路第21-23页
第二章 英国教育效能研究分析的理论建构第23-36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23-27页
        (一)英国第23-24页
        (二)教育效能研究第24-26页
            1. 效能第24页
            2. 有效学校第24-25页
            3. 学校效能与教育效能第25页
            4. 学校改进第25-26页
        (三)发展历程第26-27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27-32页
        (一)教育史研究基础第27-28页
        (二)比较教育研究理论基础第28页
        (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第28-32页
            1. 经济学基础第28-29页
            2. 管理学基础第29-30页
            3. 心理学基础第30-31页
            4. 教育学基础第31-32页
    三、分析框架的建构第32-36页
        (一)研究背景维度第33页
        (二)研究主体维度第33-34页
        (三)研究内容维度第34页
        (四)研究方法维度第34-36页
第三章 英国教育效能研究发展历程分析第36-65页
    一、英国有效学校研究阶段(20 世纪60年代-80 年代中期)第36-45页
        (一)研究背景第36-38页
            1. 社会经济背景第36-37页
            2. 教育呼声与改革第37-38页
        (二)研究主体第38-41页
            1. 《普罗顿报告》与英国教育效能研究的兴起第38-40页
            2. 大卫·雷诺兹(David Reynolds)的研究第40页
            3. 拉特(Michael Llewellyn Rutter)的研究第40-41页
        (三)研究内容第41-43页
            1. 有效学校的标准第41-42页
            2. 有效学校的特征第42-43页
        (四)研究方法第43-44页
        (五)英国有效学校研究的贡献与缺陷第44-45页
            1. 有效学校研究的贡献第44页
            2. 有效学校研究的缺陷第44-45页
    二、英国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阶段(20 世纪80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第45-54页
        (一)研究背景第45-47页
        (二)研究主体第47-51页
            1. 代表性的群体研究主体第47-48页
                (1)国际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学会(ICSEI)的成立及其研究第47页
                (2)英国教育标准督导局(OFSTED)和教育协会的研究第47-48页
            2. 代表性的个体研究主体第48-51页
                (1)摩特莫(Mortimore)的研究第48-49页
                (2)大卫·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的研究第49-50页
                (3)约翰·麦克贝思(John Mac Beath)的研究第50-51页
        (三)研究内容第51-52页
            1. 注重学校的内部效能和外部效能第51页
            2. 注重学校过程研究第51-52页
            3. 注重领导效能与教师效能研究第52页
        (四)研究方法第52-53页
            1. 多层次线性模型(HLM)第52-53页
            2. 背景分析法第53页
        (五)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批判与启示第53-54页
            1. 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启示第53-54页
            2. 对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阶段的批判第54页
    三、英国“跨国高效能学校改进研究阶段”(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54-65页
        (一)研究背景第54-57页
            1. 教育观念第55页
            2. 教育管理第55-56页
            3. 教育效能研究迈向跨国合作第56-57页
                (1)批判与挑战第56页
                (2)英国教育效能研究迈向多元发展第56-57页
        (二)研究主体第57-62页
            1. 代表性的群体研究主体第57-60页
                (1)国际学校效能研究项目(ISERP)第57-60页
                (2)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项目(IQEA)第60页
            2. 代表性的个体研究主体第60-62页
                (1)帕姆·塞蒙斯(Pam Sammons)的研究第60-61页
                (2)路易斯·斯托尔(Louise Stoll)的研究第61-62页
                (3)萨丽·托马斯(Sally Thomas)的研究第62页
        (三)研究内容第62-64页
            1. 学校效能观的变化第62-63页
            2. 研究内容丰富化第63页
            3. 研究层面扩展化第63-64页
        (四)研究方法第64页
        (五)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展望第64-65页
第四章 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回顾与启示第65-70页
    一、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演进特点第65-67页
        (一)研究背景维度第65-66页
        (二)研究主体维度第66页
        (三)研究内容维度第66-67页
        (四)研究方法维度第67页
    二、英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经验与启示第67-70页
        (一)合理把握教育国际化发展契机第67-68页
        (二)形成并优化研究队伍第68页
        (三)拓展研究视角与内容第68-69页
        (四)综合而精准地运用研究方法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政策环境研究范式探论
下一篇:初中孤儿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