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阈下的农村老年贫困精准治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2页
导论第12-3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7页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第17-18页
        二、农村老年贫困第18页
        三、精准扶贫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9-33页
        一、国外研究述评第19-25页
        二、国内研究述评第25-33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33-38页
        一、研究思路第34页
        二、研究方法第34-36页
        三、技术路线第36页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第36-38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第38-64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第38-45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第38-43页
        二、列宁的反贫困理论第43-45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中国实践第45-59页
        一、毛泽东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第45-49页
        二、邓小平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第49-53页
        三、江泽民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第53-56页
        四、胡锦涛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第56-59页
    第三节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贡献与新实践第59-64页
        一、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第59-62页
        二、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新实践第62-64页
第二章 中国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问题考察第64-100页
    第一节 中国农村的老年贫困问题第64-74页
        一、解决农村老年贫困问题迫在眉睫第64-68页
        二、农村老年贫困的主要表现第68-71页
        三、农村老年贫困的主要特征第71-74页
    第二节 农村老年贫困治理困境第74-83页
        一、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现状第74-79页
        二、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局限性第79-81页
        三、农村老年反贫困模式的局限性第81-83页
    第三节 影响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原因分析第83-92页
        一、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制度供给障碍第83-86页
        二、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供给乏力第86-89页
        三、农村老年贫困治理机制不完善第89-90页
        四、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模式缺陷第90-92页
    第四节 福建宁德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启示第92-100页
        一、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第92-93页
        二、健全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制度保障第93-95页
        三、加强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第95-97页
        四、主要启示第97-100页
第三章 国外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教训第100-128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教训第100-114页
        一、英国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第100-105页
        二、美国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第105-112页
        三、主要启示第112-114页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教训第114-128页
        一、印度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第114-120页
        二、巴西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第120-124页
        三、主要启示第124-128页
第四章 精准扶贫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视界第128-148页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政治经济学意涵第128-136页
        一、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中国扶贫攻坚的意义第128-134页
        二、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民本诉求第134-135页
        三、回应经济新常态进行的扶贫战略升级第135-136页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需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第136-140页
        一、坚持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问题导向第136-137页
        二、加强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人文关怀第137-138页
        三、强化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实践性第138-139页
        四、提高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效率第139-140页
    第三节 中国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关键问题第140-148页
        一、精准识别农村老年贫困对象——解决“扶持谁”第141-142页
        二、明确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主体——解决“谁去扶”第142-143页
        三、安排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项目——解决“扶什么”第143-144页
        四、实施农村老年贫困“靶向疗法”——解决“怎么扶”第144-145页
        五、提升农村老年贫困治理质量——解决“低效问题”第145-148页
第五章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推进农村老年贫困精准治理第148-172页
    第一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体系第148-152页
        一、以满足农村贫困老年基本需求为导向第148-149页
        二、以防治农村老年贫困为基本要务第149-151页
        三、以增进农村贫困老年获得感为依归第151-152页
    第二节 建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瞄准机制第152-158页
        一、建构农村老年贫困精准识别机制第152-153页
        二、健全农村贫困老年需求双向响应机制第153-155页
        三、构建农村老年贫困协同治理机制第155-156页
        四、完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监管机制第156-158页
    第三节 完善农村老年脱贫的制度保障第158-166页
        一、夯实农村兜底性社会福利制度第159-160页
        二、健全农村基本养老制度第160-163页
        三、构筑农村医疗保险的阻贫制度第163-165页
        四、完善农村老年群体的贫困救助制度第165-166页
    第四节 对农村贫困老年分类施策第166-172页
        一、因致贫返贫原因施策第167-168页
        二、因地因贫困类型施策第168-169页
        三、因农村老年类别施策第169-170页
        四、因农村老年性别施策第170-172页
结语第172-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20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06-208页
致谢第208-210页
图表索引第210-212页
个人简历第212-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特长隧道火灾模式下人员安全疏散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门户视野下当代民间武术家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研究--以香店拳传承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