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1 燃料乙醇的意义与发展 | 第10-11页 |
1.2 酒精发酵技术 | 第11-12页 |
1.2.1 菌种的开发 | 第11-12页 |
1.2.2 酒精发酵工艺技术的改进 | 第12页 |
1.3 酒精发酵污染的治理 | 第12-14页 |
1.4 酒糟废液循环回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酒精发酵过程的副产物及对酵母菌的影响 | 第15-18页 |
1.5.1 酒精发酵中副产物的生成 | 第15-17页 |
1.5.2 酒精发酵副产物的生成及对酵母菌的影响 | 第17-18页 |
1.6 絮凝酵母酒精连续发酵体系 | 第18-19页 |
1.6.1 酵母的絮凝特性 | 第18页 |
1.6.2 自絮凝酵母细胞固定化特性 | 第18-19页 |
1.6.3 利用悬浮床生物反应器进行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 | 第19页 |
1.7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工艺方案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2.1 菌种 | 第21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3 原料 | 第22页 |
2.3.1 玉米粉 | 第22页 |
2.3.2 糖化液 | 第22页 |
2.4 酵母的各级培养 | 第22-23页 |
2.4.1 斜面培养 | 第22页 |
2.4.2 摇瓶培养 | 第22页 |
2.4.3 扩大培养及种子培养 | 第22-23页 |
2.4.4 连续发酵 | 第23页 |
2.5 工艺技术指标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5.1 乙醇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2.5.2 葡萄糖,还原糖及总糖的测定 | 第23页 |
2.5.3 酵母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2.6 酵母酒精发酵副产物的测定 | 第23-24页 |
2.7 其它指标的检测 | 第24-25页 |
2.7.1 蛋白质的测定 | 第24页 |
2.7.2 固形物的测定 | 第24页 |
2.7.3 氮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7.4 磷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单级悬浮床反应器系统中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发酵耦合废糟液全循环使用的研究 | 第25-31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3.3.1 运行状态与发酵指标 | 第26-27页 |
3.3.2 营养物质积累情况 | 第27-29页 |
3.3.3 发酵液中总固形物含量的考察 | 第29页 |
3.3.4 发酵液中蛋白含量的考察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废液循环酒精连续发酵工艺中酵母生长和发酵临界抑制条件初探 | 第31-35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4.2.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1页 |
4.2.2 批次培养 | 第31页 |
4.2.3 批次发酵 | 第31-32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4.3.1 酵母菌SPSC01 的生长 | 第32页 |
4.3.2 酵母菌SPSC01 的酒精发酵 | 第32-33页 |
4.4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模拟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耦合废糟液全循环的稳定性考察 | 第35-44页 |
5.1 引言 | 第3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5.2.1 酵母的各级培养 | 第35页 |
5.2.2 酒精连续发酵 | 第35页 |
5.2.3 实验工艺流程与装置 | 第35-36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5.3.1 废糟液全循环条件下各级反应器发酵指标的考察 | 第36-39页 |
5.3.2 废糟液全循环条件下系统 N 和 P 积累情况的考察 | 第39-41页 |
5.3.3 废液全循环条件下酒精连续发酵中副产物生成与变化 | 第41-43页 |
5.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七章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