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上海明珠湖与江苏阳澄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22页
    1 中国湖泊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历史第12-13页
    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第13-15页
        2.1 水生昆虫第13-14页
        2.2 水栖寡毛类第14页
        2.3 软体动物第14-15页
    3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5-16页
        3.1 水深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5-16页
        3.2 温度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6页
        3.3 溶氧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6页
        3.4 氮和磷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6页
    4 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第16-20页
        4.1 水质评价第17-20页
        4.2 渔业资源利用第20页
    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一章 江苏阳澄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第22-42页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2-24页
        1.1 研究区域概况第22页
        1.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1.2.1 样点设置第22-23页
            1.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3页
            1.2.3 数据处理第23-24页
    2. 结果第24-38页
        2.1 阳澄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第24-27页
        2.2 阳澄湖底栖动物的密度与生物量第27-35页
            2.2.1 生物量和密度的时空变化第29-30页
            2.2.2 优势种群密度与生物量的空间变化第30-33页
            2.2.3 优势种密度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第33-35页
        2.3 阳澄湖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比较第35页
        2.4 阳澄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比较第35-36页
        2.5 阳澄湖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影响第36-38页
            2.5.1 阳澄湖2008年理化因子第36页
            2.5.2 影响阳澄湖底栖动物及其类群密度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第36-37页
            2.5.3 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多变量分析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2页
        3.1 阳澄湖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第38-39页
        3.2 不同类群对对中华绒螯蟹养殖活动的影响第39页
        3.3 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第39-42页
第二章 上海明珠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第42-64页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42-43页
        1.1 研究区域概况第42页
        1.2 研究方法第42-43页
            1.2.1 样点设置第42-43页
            1.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43页
    2. 研究结果第43-61页
        2.1 底栖动物四年总群落结构特征第43-49页
            2.1.1 群落物种组成与优势种分析第43-45页
            2.1.2 明珠湖底栖动物密度与生物量第45-48页
            2.1.3 群落多样性分析第48页
            2.1.4 明珠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比较第48-49页
        2.2 不同取样强度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9-52页
        2.3 明珠湖(2006-2009)各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第52-59页
            2.3.1 明珠湖各年底栖动物物种组成第52页
            2.3.2 明珠湖各年度底栖动物密度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第52-54页
            2.3.3 优势类群结构特征第54-56页
            2.3.4 优势种种群数量的月份变化第56-58页
            2.3.5 明珠湖各年度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第58-59页
        2.4 明珠湖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影响第59-61页
            2.4.1 明珠湖2008年理化因子第59-60页
            2.4.2 明珠湖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影响第60页
            2.4.3 明珠湖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多变量分析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3.1 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第61-62页
        3.2 时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第62-63页
        3.3 不同强度取样第63-64页
第三章 阳澄湖与明珠湖的应用生态学研究第64-73页
    1. 次级生产力第64-66页
        1.1 阳澄湖底栖动物的生产量第65页
        1.2 明珠湖底栖动物的生产量第65-66页
    2. 渔产潜力第66-67页
        2.1 阳澄湖渔产潜力第66页
        2.2 明珠湖渔产潜力第66-67页
    3. 水质评价第67-71页
        3.1 基于阳澄湖底栖动物的水质评价第68页
        3.2 基于明珠湖底栖动物的水质评价第68-71页
    4. 讨论第71-73页
结论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的基因敲除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