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工作论文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9-11页
第1章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群体概述第11-20页
    1.1 网络文化第11-16页
        1.1.1 网络文化的兴起第11-12页
        1.1.2 网络文化的特点第12-13页
        1.1.3 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第13-16页
    1.2 青少年群体第16-20页
        1.2.1 青少年群体的界定第16-17页
        1.2.2 青少年群体的思想特点第17-20页
第2章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第20-32页
    2.1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积极影响第20-25页
        2.1.1 拓展了学习交流的空间第20-21页
        2.1.2 增强了自主自立的意识第21-22页
        2.1.3 促进了现代意识的建立第22-24页
        2.1.4 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潜力第24-25页
    2.2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消极影响第25-32页
        2.2.1 对青少年的政治意识的影响第25-27页
        2.2.2 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律意识的削弱第27-29页
        2.2.3 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损害第29-32页
第3章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第32-41页
    3.1 物质生活质量提高,偏重追求物质满足第32-34页
    3.2 社会环境转型变革,价值多元文化开放第34页
    3.3 学校教育模式传统,教育队伍素质落后第34-36页
    3.4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家庭内部问题突出第36-37页
    3.5 网站建设仍需规范,网络管理仍然滞后第37-39页
    3.6 群体自身尚未成熟,自制自控能力欠缺第39-41页
第4章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消极影响的解决对策第41-52页
    4.1 社会的责任第41-45页
        4.1.1 互联网运营商提供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第41页
        4.1.2 规范网络公司的网站建设和软件开发第41-42页
        4.1.3 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第42-43页
        4.1.4 建立并完善网瘾治疗机构第43-45页
    4.2 学校的责任第45-48页
        4.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第45-46页
        4.2.2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第46-47页
        4.2.3 组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第47-48页
    4.3 家庭的责任第48-52页
        4.3.1 加强同子女的交流沟通第48-49页
        4.3.2 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第49-50页
        4.3.3 引导和监管子女的网络行为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以某县为例
下一篇:私力救济的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