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超临界萃取白术挥发性成分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8页
   ·研究背景第10-26页
     ·超临界流体的发展概述第10页
     ·超临界流体的性能第10-12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概况第12-22页
     ·白术的概述第22-24页
     ·白术超临界萃取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立题背景第26-27页
     ·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8-35页
   ·材料第28-29页
     ·原料与试剂第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8-29页
   ·实验方法及流程第29-35页
     ·超临界萃取过程第29-30页
     ·白术超临界萃取物的气相分析第30-31页
     ·超临界萃取率的计算第31-32页
     ·正交设计第32-33页
     ·单因素的实验设计第33-35页
第三章 超临界萃取的数学模型第35-44页
   ·经验模型第35-37页
     ·Naik 模型第35页
     ·Barton 模型第35-37页
   ·Crank 模型第37页
   ·两种不同的BIC 模型第37-39页
     ·Sovová模型第37-39页
     ·Martínez 模型第39页
   ·模型参数的计算第39-43页
     ·白术颗粒密度和堆积密度第39-40页
     ·空隙率第40-41页
     ·固定床比表面积第41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密度第41-42页
     ·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及其在固体基质中最初浓度第42-43页
     ·溶质萃取量第43页
   ·平均相对误差第43-44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44-68页
   ·正交设计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4-45页
     ·正交实验数据的直观分析第45页
     ·正交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第45-46页
     ·正交实验的分析总结第46-49页
   ·各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第49-54页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分析第49-51页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分析第51-53页
     ·颗粒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分析第53-54页
   ·超临界萃取过程的模拟与分析第54-68页
     ·经验模型第54-59页
     ·Crank 模型第59-62页
     ·Martínez 模型第62-63页
     ·Sovová模型第63-66页
     ·不同模型的比较第66-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1页
   ·结论第68-69页
     ·正交实验第68页
     ·单因素实验第68-69页
     ·数学模型的结论第69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69页
   ·进一步工作设想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油菌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Penicillium.sp TS67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