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鸡油菌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鸡油菌概况第11-12页
     ·鸡油菌第11页
     ·鸡油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能第11-12页
   ·国内外真菌多糖研究概况第12-17页
     ·真菌多糖提取的研究第12-13页
     ·真菌多糖分离纯化研究第13-14页
     ·真菌多糖抗氧化性研究第14-15页
     ·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第15-17页
     ·菌类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第17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8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鸡油菌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第19-34页
   ·引言第19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9-20页
   ·实验方法第20-25页
     ·鸡油菌主要成分的测定第20页
     ·常规热水提取工艺第20-21页
     ·微波提取工艺条件第21-22页
     ·多糖测定方法研究第22-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3页
     ·鸡油菌子实体主要成分的测定结果第25页
     ·热水提取工艺条件的影响第25-28页
     ·热水提取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第28-29页
     ·微波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第29-32页
     ·微波提取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第32页
     ·两种浸提工艺的比较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鸡油菌多糖脱蛋白及脱色的研究第34-42页
   ·引言第34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鸡油菌粗多糖脱蛋白第35页
     ·鸡油菌粗多糖脱色第35-36页
     ·透析除去小分子杂质第36页
     ·鸡油菌多糖沉淀方法研究第36页
   ·分析方法第36-38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36-38页
     ·多糖含量测定第38页
     ·脱色率的测定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1页
     ·TCA 法测定结果第38-39页
     ·SEVAGE 法脱蛋白的效果第39-40页
     ·大孔树脂吸附法脱色第40-41页
     ·醇沉终浓度对鸡油菌多糖得率的影响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鸡油菌多糖的纯化及组分的初步分析第42-53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6页
     ·鸡油菌多糖的 DEAE-52 纤维素柱层析第43-44页
     ·鸡油菌多糖的 SEPHADEXG-100 柱层析第44-45页
     ·鸡油菌多糖一般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第45页
     ·CCP-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45页
     ·CCP-2 红外光谱分析第45-46页
     ·多糖组成的 HPLC 分析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鸡油菌多糖 DEAE-52 纤维素柱层析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鸡油菌多糖 SEPHADEXG-100 柱层析第48页
     ·鸡油菌多糖 CCP-2 的理化性质研究第48-49页
     ·鸡油菌菌多糖 CCP-2 的紫外扫描第49页
     ·鸡油菌多糖 CCP-2 红外光谱测定第49-50页
     ·鸡油菌多糖 CCP-2 的组分分析第50-52页
   ·总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鸡油菌多糖抗氧化性质研究第53-61页
   ·引言第53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57页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54-55页
     ·清除·OH 自由基第55-56页
     ·清除 DPPH·自由基第56-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还原能力测定的结果第57页
     ·对·OH 的清除作用的实验结果第57-58页
     ·鸡油菌多糖对 DPPH·的清除作用第58-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鸡油菌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第61-67页
   ·引言第61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1-62页
   ·实验方法第62-64页
     ·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第62页
     ·动物分组及处理第62-63页
     ·指标的测定第63页
     ·数据的分析第63-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66页
     ·小鼠生理状态第64页
     ·鸡油菌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第64页
     ·鸡油菌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第64-65页
     ·鸡油菌多糖对糖尿病小鼠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科研情况说明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玫瑰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超临界萃取白术挥发性成分的实验与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