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收费方式 | 第8页 |
1.1.2 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1.1.3 是体现交通管理向服务型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 第8-9页 |
1.1.4 能够指导收费理论的研究 | 第9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 ETC 研究概述及我省现状 | 第10-12页 |
1.3 主要概念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1 主要概念 | 第12页 |
1.3.2 发展优势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收费模式概述 | 第14-27页 |
2.1 联网收费 | 第14-17页 |
2.1.1 联网收费为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提供了平台 | 第14-15页 |
2.1.2 联网收费的相关原则及要求 | 第15-17页 |
2.2 收费系统运行模式 | 第17-22页 |
2.2.1 收费制式 | 第17-19页 |
2.2.2 付款方式 | 第19-21页 |
2.2.3. 自动化程度 | 第21-22页 |
2.3 对收费系统的要求 | 第22页 |
2.4 半自动收费系统 | 第22-23页 |
2.5 全自动收费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 | 第23-27页 |
2.5.1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3-25页 |
2.5.2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构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省不停车收费系统技术构成 | 第27-38页 |
3.1 我省情况简介 | 第27页 |
3.2 ETC 车道建设类型 | 第27-28页 |
3.3 电子标签(OBU)的选择 | 第28-29页 |
3.4 通行卡的选择 | 第29-31页 |
3.5 IC 卡密钥的选择和管理 | 第31-33页 |
3.6 运营主体 | 第33-34页 |
3.7 非现金收费系统业务处理 | 第34-35页 |
3.8 非现金缴费卡的运营模式 | 第35页 |
3.9 MTC 车道兼容方案 | 第35-36页 |
3.10 用户的研究 | 第36-38页 |
第四章 ETC 收费方式在陕西的综合效果分析评价 | 第38-40页 |
4.1 社会效益分析 | 第38页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