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3 我国在公路建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方面的不足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内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及对策 | 第13-27页 |
2.1 国内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 | 第13-17页 |
2.1.1 规划立项阶段 | 第13页 |
2.1.2 可行性研究阶段 | 第13页 |
2.1.3 工程设计阶段 | 第13-15页 |
2.1.4 工程施工阶段 | 第15-17页 |
2.2 国内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 第17-26页 |
2.2.1 相关政策 | 第17-19页 |
2.2.2 政策性措施归纳 | 第19-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 | 第27-35页 |
3.1 吉林省公路建设的节约集约用地经验 | 第27-32页 |
3.1.1 工程可研阶段 | 第27页 |
3.1.2 工程设计阶段 | 第27-30页 |
3.1.3 工程施工阶段 | 第30-32页 |
3.2 吉林省公路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3.2.1 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规范缺乏 | 第32-33页 |
3.2.2 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新技术推广不够深入 | 第33页 |
3.2.3 对附属设施用地指标的把握要进一步提高 | 第33页 |
3.2.4 用地审批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原则 | 第35-38页 |
4.1 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 公路建设全过程中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 第36-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设计阶段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 | 第38-42页 |
5.1 设计阶段节地措施在吉林省的适应性分析 | 第38-40页 |
5.1.1 降低路基高度 | 第38页 |
5.1.2 以桥代路 | 第38-39页 |
5.1.3 以隧代路 | 第39页 |
5.1.4 缩小征地范围 | 第39-40页 |
5.1.5 挡墙与高陡边坡替代缓边坡 | 第40页 |
5.2 吉林省设计阶段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措施 | 第40-4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施工阶段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 | 第42-61页 |
6.1 表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第42-49页 |
6.1.1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6.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6.1.3 结论与建议 | 第49页 |
6.2 临时性用地的集约利用 | 第49-50页 |
6.3 路基填料的集约利用 | 第50-57页 |
6.3.1 吉林省可用于路基填料的废料废渣 | 第50-56页 |
6.3.2 利用废料废渣作为路基填料的原则和方法 | 第56-57页 |
6.4 土地复垦技术 | 第57-58页 |
6.4.1 复垦前的计划 | 第57页 |
6.4.2 复垦的实施措施 | 第57-58页 |
6.4.3 复垦效果 | 第58页 |
6.5 吉林省施工阶段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措施 | 第58-5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 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 第61-63页 |
7.1 加强源头控制 | 第61页 |
7.2 制订节约用地鼓励性政策 | 第61页 |
7.3 制订标准规范 | 第61页 |
7.4 宣传推广以节约用地为核心的建设新理念 | 第61页 |
7.5 加强科研工作 | 第61-62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