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倦怠、抑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中青年专业技术员工为调查样本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2.1 概念和理论 | 第10-12页 |
2.2 工作倦怠、抑郁关系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3 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4-17页 |
3.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第14页 |
3.2 研究变量 | 第14-15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15页 |
3.4 问卷设计 | 第15-16页 |
3.5 调查实施 | 第16-17页 |
4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17-42页 |
4.1 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情况 | 第17-18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18-19页 |
4.3 总体描述 | 第19-21页 |
4.4 不同群体倦怠水平差异分析 | 第21-25页 |
4.5 不同群体抑郁水平差异分析 | 第25-27页 |
4.6 工作倦怠、抑郁相关分析 | 第27-31页 |
4.7 影响工作倦怠的工作因素回归分析 | 第31-36页 |
4.8 影响抑郁的工作因素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4.9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5 建议 | 第42-4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3-4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6.2 主要贡献及创新之处 | 第44-45页 |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1:调查问卷(抑郁、倦怠相关部分) | 第50-54页 |
附录 2: 变量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