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苍术属系统发育及药用植物白术的群体遗传和栽培起源研究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6-7页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9-38页
    1.1 植物分子系统学与群体遗传学研究第19-21页
        1.1.1 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第19-20页
        1.1.2 植物群体遗传学研究第20-21页
    1.2 栽培物种驯化历史研究第21-22页
    1.3 微卫星的原理和引物开发技术第22-27页
        1.3.1 微卫星的原理第22-23页
        1.3.2 微卫星引物开发方法第23-27页
    1.4 苍术属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32页
        1.4.1 属种研究概况第27-31页
        1.4.2 药用植物苍术和白术的来源和鉴定第31-32页
    1.5 药用植物白术的研究现状第32-36页
        1.5.1 概况第32-33页
        1.5.2 白术的栽培历史及现状第33页
        1.5.3 白术的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第33-35页
        1.5.4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5-36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6-38页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页
        1.6.2 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苍术属系统发育研究第38-6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8-45页
        2.1.1 文献和标本查阅第38页
        2.1.2 野外调查和取样第38页
        2.1.3 形态性状分析第38-40页
        2.1.4 系统发育分析第40-45页
    2.2 结果第45-60页
        2.2.1 野外调查及物种的初步确定第45-54页
        2.2.2 形态学证据第54-56页
        2.2.3 分子系统学证据第56-60页
    2.3 讨论第60-66页
        2.3.1 苍术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第60-63页
        2.3.2 苍术的种下分类问题第63-64页
        2.3.3 朝鲜苍术的分类学位置第64-65页
        2.3.4 栽培类群‘平术’的分类学处理第65-66页
        2.3.5 药材白术和苍术基源植物划分的遗传基础及关苍术的地位第66页
    2.4 小结第66-68页
第三章 药用植物白术微卫星引物开发第68-8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8-75页
        3.1.1 材料第68页
        3.1.2 仪器、试剂及来源第68页
        3.1.3 DNA提取第68-69页
        3.1.4 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测序及引物设计第69-73页
        3.1.5 微卫星引物设计第73页
        3.1.6 PCR引物效率检测第73-74页
        3.1.7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第74-75页
    3.2 结果第75页
    3.3 数据分析及讨论第75-86页
第四章 基于cpDNA单倍型和核SSR标记的白术群体遗传及栽培起源研究第86-12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86-96页
        4.1.1 材料第86页
        4.1.2 方法第86-96页
    4.2 结果分析第96-120页
        4.2.1 cpDNA结果分析第96-103页
        4.2.2 SSR结果分析第103-120页
    4.2 讨论第120-125页
        4.2.1 栽培类群‘平术’的遗传多样性第120页
        4.2.2 白术叶绿体和核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第120-122页
        4.2.3 白术的栽培起源与群体动态历史第122-124页
        4.2.4 白术的栽培育种与野生群体的保护第124-125页
    4.3 小结第125-127页
第五章 苍术属DNA条形码及白术种质的分子鉴别研究第127-14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28-132页
        5.1.1 材料第128-130页
        5.1.2 方法第130-13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32-142页
        5.3.1 苍术属物种界限第132-140页
        5.3.2 白术种内的分子鉴定第140-142页
    5.4 讨论第142-143页
        5.4.1 DNA条形码在苍术属中的物种鉴别能力第142-143页
        5.4.2 白术的分子鉴定研究第143页
    5.5 小结第143-14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45-148页
    6.1 总结第145-146页
    6.2 展望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1页
附录第161-172页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诱导香菇菌丝转色形成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铁矿球团CO-H2混合气体气基直接还原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