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测绘遥感技术论文

重庆市武隆县滑坡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评价分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遥感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遥感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第13-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的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滑坡影响因素分析第18-3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2.1.1 武隆县自然地理情况第18页
        2.1.2 武隆县河流、降雨情况第18页
        2.1.3 武隆县地层岩性第18页
        2.1.4 武隆县地质构造第18-19页
        2.1.5 武隆县地貌特征第19-20页
    2.2 研究区遥感数据源及其他资料第20-21页
    2.3 研究区影响滑坡因素分析第21-31页
        2.3.1 地层岩性第21-23页
        2.3.2 地质构造条件第23-24页
        2.3.3 地形地貌第24-26页
        2.3.4 河流的侵蚀及地下水活动第26-27页
        2.3.5 人类活动第27-28页
        2.3.6 降雨第28-29页
        2.3.7 植被第29-31页
第三章 研究区遥感图像处理第31-43页
    3.1 研究区TM影像波段组合第31-34页
    3.2 研究区遥感图像的空间配准第34-39页
        3.2.1 几何校正第34-37页
        3.2.2 航片校正拼接第37页
        3.2.3 正射校正第37-39页
    3.3 研究区遥感图像辐射处理和增强第39页
        3.3.1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第39页
        3.3.2 遥感图像增强第39页
    3.4 研究区遥感图像融合第39-41页
    3.5 研究区遥感图像的裁剪第41-43页
第四章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第43-57页
    4.1 滑坡概述第43-47页
        4.1.1 滑坡定义第43-44页
        4.1.2 滑坡形成机理第44页
        4.1.3 滑坡的形态特征第44-45页
        4.1.4 滑坡的分类与分级第45-46页
        4.1.5 滑坡的活动特性第46-47页
    4.2 遥感解译概述第47-48页
        4.2.1 遥感解译概念第47页
        4.2.2 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第47-48页
        4.2.3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第48页
    4.3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第48-55页
        4.3.1 研究区滑坡遥感影像特征分析第49-50页
        4.3.2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第50-51页
        4.3.3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室内解译工作第51-55页
    4.4 研究区遥感解译野外调查验证及存在的不足第55-57页
        4.4.1 野外调查和验证第55页
        4.4.2 野外验证结果第55页
        4.4.3 研究区遥感解译中存在的不足第55-57页
第五章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第57-71页
    5.1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目的及意义第57-58页
    5.2 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第58-66页
        5.2.1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第58-60页
        5.2.2 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第60-61页
        5.2.3 构造判断矩阵第61-62页
        5.2.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第62-66页
    5.3 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评价及区划第66-70页
    5.4 评价结果与讨论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录A第77-9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PR的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
下一篇: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