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数学教学中实施高认知水平任务的背景 | 第8页 |
1.2 数学教学中实施高认知水平任务的现实意义 | 第8-12页 |
1.2.1 可以使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 第8-9页 |
1.2.2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第9-10页 |
1.2.3 可以促进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10页 |
1.2.4 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教学任务的界定与分析 | 第12-13页 |
2.2 认知水平的界定与分类 | 第13-15页 |
2.2.1 布鲁姆目标分类 | 第13-14页 |
2.2.2 威尔逊目标分类 | 第14-15页 |
2.3 数学教学任务的分类与高认知水平教学任务的界定及特征 | 第15-18页 |
2.4 高认知水平任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第18-19页 |
2.5 有关高认知水平任务实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3.1 文献分析法 | 第20-21页 |
3.2 案例分析法 | 第21-23页 |
第4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高认知水平任务的案例研究 | 第23-32页 |
4.1 认知水平下降的典型案例 | 第23-27页 |
4.2 认知水平保持的典型案例 | 第27-32页 |
第5章 影响高认知水平数学任务的认知要求保持或下降的因素研究 | 第32-36页 |
5.1 高认知水平任务的认知水平下降的成因探析 | 第32-33页 |
5.2 高认知水平任务的认知水平得以保持的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5.2.1 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创设贴切的应用情境 | 第33页 |
5.2.2 找准新旧知识的潜在差距,确保任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 第33页 |
5.2.3 准确清晰地向学生展现教学任务 | 第33-34页 |
5.2.4 教师发挥对教学的监控能力,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 第34页 |
5.2.5 保持对学生的高要求,即时促使学生进行高水平认知 | 第34页 |
5.2.6 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保障高认知水平任务顺利实施 | 第34-35页 |
5.2.7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成功参与高认知水平任务的基础条件 | 第35-36页 |
第6章 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