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化学表征预测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电动汽车历史概述与发展方向第9-12页
        1.1.1 电动车的出现第9页
        1.1.2 电池驱动电动车的发展历程第9-10页
        1.1.3 电动汽车发展形势第10-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日历寿命及其对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影响第12-18页
        1.2.1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日历寿命第12-13页
        1.2.2 寿命测试第13-14页
            1.2.2.1 高能量型动力电池第13-14页
            1.2.2.2 高功率型动力电池第14页
        1.2.3 Freedom Car计划第14-15页
        1.2.4 Freedom Car计划日历寿命测试程序第15-17页
        1.2.5 日历寿命测试曲线第17-18页
    1.3 锂动力电池寿命衰减的理论预测模型第18-21页
        1.3.1 以容量衰减为基础的储存寿命模型第18-19页
        1.3.2 以阻抗增加、功率衰退为基础的储存寿命模型第19-20页
        1.3.3 以容量衰减为基础的循环寿命模型第20-21页
    1.4 论文研究工作设计第21-22页
第二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日历寿命的分析与研究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循环倍率对电池日历寿命的影响第22-25页
        2.2.1 试验对象和设备第22页
        2.2.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3-25页
    2.3 储存容量衰减与循环衰减的比较第25-27页
        2.3.1 实验对象和实验设备第25-26页
        2.3.2 实验方法第26页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2.4 温度对锂离子电池储存容量衰减的影响第27-30页
        2.4.1 实验对象和实验设备第27-28页
        2.4.2 实验方法第28页
        2.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2.5 电池工作环境温度测量与统计第30-35页
        2.5.1 环境温度第30页
        2.5.2 影响电池温度的因素第30-32页
            2.5.2.1 使用对温度的影响第30-31页
            2.5.2.2 光照对温度的影响第31页
            2.5.2.3 实验对象和实验设备第31-32页
            2.5.2.4 实验方法第32页
        2.5.3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2.6 汽车电池年均衰减第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红外方法预测电池的日历寿命第36-47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SEI膜的红外分析及其成分推测第37-38页
        3.2.1 实验样品与实验设备第37-38页
        3.2.2 SEI膜的生成及样品制备第38页
        3.2.3 SEI膜检测第38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8-45页
        3.3.1 FTIR检测分析SEI膜第38-40页
            3.3.1.1 手套箱内的气体杂质对实验结果影响第38-39页
            3.3.1.2 测试SEI膜FTIR谱图第39-40页
        3.3.2 FTIR检测分析负极表面成分第40-45页
            3.3.2.1 负极极片表面上可能发生的反应第40-41页
            3.3.2.2 FTIR测试并分析满电态的极片第41-45页
    3.4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SEI膜第45-46页
        3.4.1 实验数据与计算第45页
        3.4.2 分析与结论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真实运行车辆的日历寿命预测与真实寿命的比较第47-50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评估车辆第47页
    4.3 数据与分析第47-49页
        4.3.1 粤B 76Y~(**)月均容量衰减数据分析第47-48页
        4.3.2 粤B G8X~(**)容量衰减的数据分析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通汇公司汽车零部件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域划分策略的动态实时路径导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