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产权及产权制度对市场经济的意义 | 第12页 |
·政府在制度改革(变迁)中的角色及作用 | 第12-13页 |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和行为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对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产权及产权制度 | 第18-19页 |
·制度改革 | 第19页 |
·政府角色定位理论 | 第19-21页 |
·政府角色 | 第19-20页 |
·政府角色定位 | 第20页 |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 第20-21页 |
·几个概念的范围界定 | 第21-23页 |
·农村土地 | 第21页 |
·农村土地产权 | 第21页 |
·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行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第23-33页 |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概述 | 第23-27页 |
·改革的背景 | 第23-24页 |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 | 第24页 |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成都市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困难 | 第27-33页 |
·权属界定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 第27-28页 |
·对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存在争议 | 第28-29页 |
·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不足 | 第29-30页 |
·农民的权益有可能在产权改革中被剥夺 | 第30-31页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能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 第31页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分析 | 第33-43页 |
·什么才是恰当的政府角色 | 第33页 |
·我国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特征 | 第33-35页 |
·职能“越位”作用“不到位”的原因 | 第34页 |
·我国政府角色(职能)转变的过程 | 第34-35页 |
·地方政府角色(职能)转变的方式与路径 | 第35页 |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分析 | 第35-43页 |
·产权的保护者 | 第36-37页 |
·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和完善的促进者 | 第37-39页 |
·改革风险和成本的消除者 | 第39-40页 |
·公民民主能力的培养者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