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担保和融资担保相关概念阐述 | 第10-13页 |
一、担保的定义及担保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2页 |
二、融资担保的概念及内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本文之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信用担保体系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第一节 信用担保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一、国外对信用担保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二、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信用担保体系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和问题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信用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国外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现状 | 第19-23页 |
一、总体现状分析 | 第19页 |
二、国外担保制度的几大特点 | 第19-21页 |
三、美国的信用担保制度 | 第21-22页 |
四、日本的信用担保政策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国内信用担保现状及其特点 | 第23-26页 |
一、国内信用担保机构分类 | 第23页 |
二、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及行业特点 | 第23-26页 |
第四章 现有融资担保公司的基本赢利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一节 融资担保公司的基本盈利模式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影响担保公司盈利的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一、担保费率 | 第27-28页 |
二、担保放大倍数 | 第28-29页 |
三、国家税收 | 第29-30页 |
四、担保风险准备金 | 第30页 |
五、担保的责任比例 | 第30-31页 |
第五章 融资担保公司产生"高风险低收益"赢利模式的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第一节 银行因素 | 第31-34页 |
一、信息不对称,信用无切实保障 | 第31-32页 |
二、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银行管理成本偏高 | 第32页 |
三、两种形式的所有制歧视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国家政府因素 | 第34-36页 |
第三节 中小企业因素 | 第36页 |
第四节 民营担保公司自身因素 | 第36-38页 |
第六章 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之新型赢利模式创建思路研究 | 第38-55页 |
第一节 有关完善外部运行环境的构想 | 第38-42页 |
一、社会信用状况需要迅速完善 | 第38-39页 |
二、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政策 | 第39-41页 |
三、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有关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的一些构想 | 第42-49页 |
一、试论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二、融资担保体系模式的演变可能性 | 第43-46页 |
三、银担共担关系新模式构想 | 第46-48页 |
四、再保险方式的新设计 | 第48页 |
五、扩展担保公司的资金运用和来源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新盈利模式的创建 | 第49-55页 |
一、降低担保风险的措施 | 第49-52页 |
二、增加担保收入的措施 | 第52-53页 |
三、完善担保公司内控制度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