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结构设计 | 第16-42页 |
2.1 设计原则和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2 磁流变减振器设计 | 第18-30页 |
2.2.1 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模式 | 第18-20页 |
2.2.2 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计算 | 第20-22页 |
2.2.3 磁流变减振器材料选择 | 第22-23页 |
2.2.4 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尺寸确定 | 第23-26页 |
2.2.5 磁流变减振器磁路设计计算 | 第26-29页 |
2.2.6 磁流变减振器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29-30页 |
2.3 永磁直线发电机设计 | 第30-40页 |
2.3.1 Halbach 永磁体阵列 | 第30-31页 |
2.3.2 准 Halbach 阵列永磁体与其他阵列形式永磁体的比较 | 第31-34页 |
2.3.3 准 Halbach 阵列永磁直线发电机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2.3.4 永磁直线发电机工作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2.3.5 永磁直线发电机磁场分布 | 第36-40页 |
2.4 隔磁机构设计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基于能量分析的磁流变减振器自供电特性研究 | 第42-52页 |
3.1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能量流动路径 | 第42-43页 |
3.2 磁流变减振器自供电准则 | 第43-44页 |
3.3 自供电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 | 第44-46页 |
3.4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控制器 | 第46-48页 |
3.5 磁流变减振器自供电工作范围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优化设计 | 第52-68页 |
4.1 磁流变减振器能量消耗和动态特性分析 | 第52-55页 |
4.2 永磁直线发电机馈能特性分析 | 第55-58页 |
4.3 优化算法介绍 | 第58-60页 |
4.4 磁流变减振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60-63页 |
4.5 永磁直线发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63-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加工与实验研究 | 第68-76页 |
5.1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加工与装配 | 第68-71页 |
5.1.1 磁流变减振器的加工与装配 | 第68-69页 |
5.1.2 永磁直线发电机的加工与装配 | 第69-70页 |
5.1.3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装配 | 第70-71页 |
5.2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实验研究 | 第71-72页 |
5.2.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71页 |
5.2.2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减振特性试验方案 | 第71页 |
5.2.3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馈能特性试验方案 | 第71-72页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5.3.1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减振特性分析 | 第72-73页 |
5.3.2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馈能特性分析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76-7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