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对偶像性别角色的注意偏向及认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偶像性别角色概述第11-15页
        1.1.1 偶像的概念及类型第11页
        1.1.2 性别角色概念及研究界定第11-12页
        1.1.3 性别角色的模式及及类型第12-13页
        1.1.4 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1.1.5 偶像性别角色概念及类型第14-15页
    1.2 注意偏向概述第15-17页
        1.2.1 注意偏向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第15页
        1.2.2 注意偏向的主要研究范式第15-17页
        1.2.3 国内外有关注意偏向的研究现状第17页
    1.3 认同概述第17-19页
        1.3.1 认同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1.3.2 AMP范式在认同研究中的应用第18页
        1.3.3 性别角色认同第18-19页
2 问题提出第19-21页
    2.1 研究创新之处第19页
    2.2 研究目的意义第19-20页
    2.3 研究思路第20页
    2.4 研究假设第20-21页
3 实证研究第21-47页
    3.1 研究一:确定偶像的性别角色类型并选出实验材料第21-23页
        3.1.1 研究目的第21页
        3.1.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3.1.2.1 被试选取第21页
            3.1.2.2 研究材料第21页
            3.1.2.3 研究程序第21-23页
        3.1.3 研究结果第23页
            3.1.3.1 偶像性别角色类型代表第23页
            3.1.3.2 偶像性别角色类型材料第23页
    3.2 研究二:偶像不同类型性别角色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第23-33页
        3.2.1 实验目的第23-24页
        3.2.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3.2.2.1 被试选取第24页
            3.2.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3.2.2.3 实验仪器第25页
            3.2.2.4 实验设计第25页
            3.2.2.5 实验程序第25-26页
            3.2.2.6 实验数据转换与处理第26页
        3.2.3 实验结果分析第26-31页
        3.2.4 讨论第31-33页
    3.3 研究三:偶像不同类型性别角色外显认同的实验研究第33-39页
        3.3.1 实验目的第33页
        3.3.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3.2.1 被试选取第33页
            3.3.2.2 实验材料第33页
            3.3.2.3 实验仪器第33页
            3.3.2.4 实验设计第33页
            3.3.2.5 实验程序第33-34页
        3.3.3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第34-37页
        3.3.4 讨论第37-39页
    3.4 研究四:偶像不同类型性别角色内隐认同的实验研究第39-44页
        3.4.1 实验目的第39页
        3.4.2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4.2.1 被试选取第39页
            3.4.2.2 实验材料第39页
            3.4.2.3 实验仪器第39页
            3.4.2.4 实验设计第39-40页
            3.4.2.5 实验程序第40页
        3.4.3 实验结果统计第40-43页
        3.4.4 讨论第43-44页
    3.5 综合讨论第44-46页
        3.5.1 总体讨论第44-46页
        3.5.2 未来研究方向第46页
    3.6 研究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社会创造性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下一篇:婚嫁茶俗现象探析--以荆门市石桥驿镇农村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