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1.2.1 作物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监测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作物需水量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2.3 根系吸水模型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2.4 土壤水热传输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24-25页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第26-35页 |
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 研究区概况 | 第27页 |
2.3 试验处理方案 | 第27-28页 |
2.4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28-35页 |
2.4.1 土壤温湿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2.4.2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4.3 棵间土壤蒸发测定 | 第29-30页 |
2.4.4 作物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 | 第30-33页 |
2.4.5 水热参数计算公式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夏玉米生理生态参数估算模型 | 第35-51页 |
3.1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 第35-42页 |
3.1.1 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响应规律 | 第35-37页 |
3.1.2 夏玉米冠层高光谱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3.1.3 夏玉米冠层光谱、导数光谱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分析 | 第39页 |
3.1.4 植被指数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39-42页 |
3.2 基于水分胁迫系数的夏玉米气孔导度估算模型 | 第42-49页 |
3.2.1 气孔导度模型及改进 | 第42-45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3.3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夏玉米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 | 第51-62页 |
4.1 夏玉米蒸发蒸腾量日变化规律 | 第51-54页 |
4.1.1 不同天气类型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量日变化规律 | 第51-52页 |
4.1.2 灌水前后夏玉米蒸腾及蒸发蒸腾量日变化规律 | 第52-53页 |
4.1.3 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蒸腾日变化规律 | 第53-54页 |
4.1.4 夏玉米蒸腾速率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第54页 |
4.2 夏玉米蒸发蒸腾量季节变化规律 | 第54-58页 |
4.2.1 夏玉米土壤蒸发与蒸发蒸腾变化规律 | 第54-56页 |
4.2.2 夏玉米蒸发蒸腾与作物系数变化规律 | 第56-58页 |
4.2.3 夏玉米作物系数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 第58页 |
4.3 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与作物系数变化规律 | 第58-60页 |
4.4 夏玉米土壤蒸发比例影响因素 | 第60页 |
4.5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夏玉米农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传输模拟 | 第62-89页 |
5.1 土壤-植物-大气水热传输模型构建 | 第63-73页 |
5.1.1 土壤水热耦合运移模型(STEMMUS模型) | 第63-64页 |
5.1.2 根系吸水源汇项的参数化 | 第64-67页 |
5.1.3 蒸发蒸腾量参数化 | 第67-70页 |
5.1.4 模型数值求解 | 第70-72页 |
5.1.5 评价指标 | 第72-73页 |
5.2 宏观根系吸水模型结果分析 | 第73-81页 |
5.2.1 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73-74页 |
5.2.2 根区土壤储水量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74-75页 |
5.2.3 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75-76页 |
5.2.4 小时尺度玉米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76-78页 |
5.2.5 日尺度玉米蒸发蒸腾、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78-79页 |
5.2.6 玉米蒸发蒸腾累积量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79-80页 |
5.2.7 玉米蒸发蒸腾量组分与蒸发比例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0-81页 |
5.3 微观根系吸水模型结果分析 | 第81-88页 |
5.3.1 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1-82页 |
5.3.2 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2-83页 |
5.3.3 小时尺度玉米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3-85页 |
5.3.4 日尺度玉米蒸发蒸腾、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及其模型模拟 | 第85-86页 |
5.3.5 玉米蒸发蒸腾累积量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6-87页 |
5.3.6 玉米蒸发蒸腾量组分与蒸发比例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7-88页 |
5.4 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SPAC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 第89-100页 |
6.1 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89-92页 |
6.2 日尺度玉米棵间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92-93页 |
6.3 玉米蒸发蒸腾累积量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93-94页 |
6.4 玉米蒸发蒸腾量组分与蒸发比例变化规律及模型模拟 | 第94-95页 |
6.5 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与根系吸水速率垂直变化规律 | 第95-99页 |
6.6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0-102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02页 |
7.3 论文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02-103页 |
附录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