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压铸充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工艺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压力铸造成型技术简介 | 第13-17页 |
1.2.1 压铸成型原理及过程 | 第13-15页 |
1.2.2 金属液体在模具型腔中的填充状态 | 第15-17页 |
1.3 压力铸造特点及适用范围 | 第17-18页 |
1.3.1 压铸特点 | 第17-18页 |
1.3.2 压铸适用范围 | 第18页 |
1.4 压力铸造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压铸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仿真概述及软件介绍 | 第22-30页 |
2.1 数值仿真简介 | 第22页 |
2.2 数学模型 | 第22-27页 |
2.2.1 充型过程数值仿真模型 | 第23-25页 |
2.2.2 凝固过程数值仿真模型 | 第25-26页 |
2.2.3 铸造缺陷预测模型 | 第26-27页 |
2.3 软件介绍 | 第27-30页 |
2.3.1 UG NX9.0 | 第27-28页 |
2.3.2 ProCAST | 第28-29页 |
2.3.3 UG与ProCAST软件接口方法 | 第29-30页 |
第3章 阀体压铸模拟前处理 | 第30-45页 |
3.1 阀体三维造型 | 第30页 |
3.2 阀体模拟网格划分 | 第30-34页 |
3.2.1 网格划分方法 | 第30-33页 |
3.2.2 网格划分尺寸选择 | 第33-34页 |
3.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4-37页 |
3.4 铸造合金及模具材料属性 | 第37-39页 |
3.4.1 阀体材料 | 第37-38页 |
3.4.2 模具材料 | 第38-39页 |
3.5 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39-44页 |
3.5.1 压射速度的选定 | 第39-40页 |
3.5.2 压射比压的选定 | 第40-41页 |
3.5.3 浇注温度的选定 | 第41-42页 |
3.5.4 模具温度的选定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阀体压铸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45-65页 |
4.1 浇注方案的设计与确定 | 第45-47页 |
4.2 建立正交实验 | 第47-48页 |
4.2.1 压铸工艺 | 第47页 |
4.2.2 内浇口结构 | 第47-48页 |
4.2.3 建立正交实验表 | 第48页 |
4.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62页 |
4.3.1 金属液体充型分析 | 第48-53页 |
4.3.2 金属液体凝固及缺陷预测分析 | 第53-62页 |
4.4 阀体压铸最优工艺确定 | 第62-64页 |
4.4.1 压铸工艺确定 | 第62-63页 |
4.4.2 最佳工艺模拟结果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阀体压铸模具设计 | 第65-73页 |
5.1 浇注系统、排溢系统的设计 | 第65-66页 |
5.2 阀体镶块与套板的设计 | 第66-69页 |
5.2.1 镶块尺寸的计算 | 第66-67页 |
5.2.2 套板尺寸的计算 | 第67-69页 |
5.3 导柱导套的设计 | 第69页 |
5.4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 第69-71页 |
5.4.1 抽芯力计算 | 第69-70页 |
5.4.2 抽芯距离的确定 | 第70页 |
5.4.3 斜销的确定 | 第70页 |
5.4.4 侧滑块的定位与锲紧 | 第70-71页 |
5.5 推出复位机构设计 | 第71页 |
5.6 模具材料的选择 | 第71-72页 |
5.7 模具装配图 | 第72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阀体压铸实验 | 第73-76页 |
6.1 压铸实验 | 第73-74页 |
6.1.1 铝合金的熔炼 | 第73页 |
6.1.2 压铸生产 | 第73-74页 |
6.2 阀体铸件检测 | 第74-7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