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热电池简介第13-14页
    1.2 热电池的分类第14-15页
    1.3 热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5-16页
    1.4 热电池的电极材料及电解质第16-20页
        1.4.1 负极材料第16-17页
        1.4.2 正极材料第17-18页
        1.4.3 电解质第18-20页
    1.5 石墨烯介绍第20-21页
    1.6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1-23页
        1.6.1 机械剥离法第21页
        1.6.2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21页
        1.6.3 碳化硅热解法第21-22页
        1.6.4 化学剥离法第22-23页
    1.7 石墨烯在储能上的应用第23-25页
        1.7.1 超级电容器第23-24页
        1.7.2 锂离子电池第24页
        1.7.3 太阳能电池第24-25页
    1.8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1.8.1 本文的选题背景第25页
        1.8.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实验方法及测试原理第27-33页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设备第27-28页
    2.2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第28-30页
        2.2.1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第28-29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第29页
        2.2.3 EDX分析第29页
        2.2.4 差热重(DTA)分析第29-30页
        2.2.5 粒度分析表征第30页
    2.3 电极的制备及单体电池组装第30-32页
    2.4 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测试第32-33页
第3章 水热法合成Ni_xCo_(1-x)S_2及放电性能研究第33-47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2.1 Ni_xCo_(1-x)S_2材料的水热合成第34页
        3.2.2 LiSi/LiCl-KCl(MgO)/Ni_xCo_(1-x)S_2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5页
        3.3.1 Ni_xCo_(1-x)S_2正极材料的XRD分析第35页
        3.3.2 Ni_xCo_(1-x)S_2材料的SEM和元素分析第35-38页
        3.3.3 Ni_xCo_(1-x)S_2材料的粒度分析第38-39页
        3.3.4 Ni_xCo_(1-x)S_2材料的差热分析第39-40页
        3.3.5 LiSi/LiCl-KCl(MgO)/Ni_xCo_(1-x)S_2的恒电流密度放电测试第40-43页
        3.3.6 单体电池内阻变化曲线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FeS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池放电性能第47-61页
    4.1 引言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4.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48页
        4.2.2 Fe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8-49页
        4.2.3 LiSi/(FeS_2/RGO)单体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4.3.1 FeS_2/RGO材料的XRD分析第50-51页
        4.3.2 FeS_2和FeS_2/RGO材料的SEM第51-53页
        4.3.3 FeS_2/RGO材料的差热分析第53-56页
        4.3.4 单体电池内阻变化曲线第56-57页
        4.3.5 LiSi/LiF-LiCl-LiBr(MgO)/(FeS_2/RGO)的放电测试第57-59页
    4.4 结论第59-61页
第5章 C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放电性能第61-75页
    5.1 引言第61-62页
    5.2 实验部分第62-63页
        5.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62-63页
        5.2.2 CoS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3页
        5.2.3 LiSi/(CoS_2/RGO)单体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第6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3-72页
        5.3.1 CoS_2/RGO复合材料的XRD分析第63-64页
        5.3.2 CoS_2/RGO材料的SEM和元素分析第64-67页
        5.3.3 LiSi/LiF-LiCl-LiBr(MgO)/(CoS_2/RGO)的放电性能测试第67-70页
        5.3.4 LiSi/ LiCl-KCl(MgO)/(CoS_2/RGO)的放电性能测试第70-72页
        5.3.5 单体电池脉冲放电第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结论第75-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阀体压铸充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工艺研究
下一篇:新产品扩散的网络演化模型研究